本报讯(记者 李昕 通讯员 贺靓) 8月25日,记者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获悉,西北太平洋台风近期非常活跃,截至25日,8月已有7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拉尼娜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一般情况下,在极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转向拉尼娜现象的几率较大。
监测显示,近期,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在日界线以东均为负值,其中,Nino3区海温距平指数低于-0.5℃。8月初,预报中心宣布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从7月开始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秋冬季将发展成为一次中等偏弱的拉尼娜事件。
据预报中心海洋气候预测室首席预报员姜华介绍,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生成台风偏多是拉尼娜的影响特征之一。进入7月以来,西北太平洋台风显著增多,截至目前,共有11个台风生成,尤其是进入8月以来,台风集中暴发,已有7个台风生成,较常年的5.8个明显增多。其中台风“妮妲”“电母”“狮子山”在我国沿海登陆或影响我国近海海域,其他台风多在我国海域之外转向,不会影响我国近海。
预报中心预计,8月下旬,台风“狮子山”将向西南偏西方向移动,给我国东海东部海域带来较大的风浪过程。由于“狮子山”距离我国大陆较远,且影响期间天文潮位较低,我国沿海将不会出现明显的风暴潮过程。
同时,预报中心指出,受拉尼娜影响,秋季生成的台风个数可能偏多。预计9月将有5个~6个台风生成,较常年略偏多,其中影响我国近海的台风为3个~4个,将会给我国沿海带来海浪和风暴潮灾害。
预报中心提示,9月中旬为天文大潮期,恰逢中秋和国庆长假前夕,沿海地区在此期间一旦有台风登陆,风暴潮灾害将产生较大影响。沿海地区有关单位要做好旅游景区海洋灾害的防御部署工作,台风影响海区的生产和建设部门应密切关注台风及海洋灾害的预测预报信息,提前部署、排查除险,保障工程建设和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