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
海瓜子学名“梅蛤”,是一种白色的小蛤蜊,因大小形状如南瓜子而得名,也称“虹彩明樱蛤”或“扁蛤”。作为贝壳家族的小不点儿,海瓜子壳薄而易碎,表面玉白略带肉红色,常潜于泥涂中约5厘米~6厘米处。8月是海瓜子最肥美的时节,此时的海瓜子头大脂厚,味道鲜美,民间有诗曰:“冰盘推出碎玻璃,半杂青葱半带泥。莫笑老者牙齿轮,梅花片片磕瓠犀。”
人们对海瓜子的叫法多种多样。在辽宁营口,它被人们形象的叫作“泥溜”;在广东地区,人们习惯叫“蚬仔”;在山东一带,人们叫它“锥儿”或“银儿杂”等。这种在滨海滩涂生长的小水产品,是沿海地区夏季必不可少的家常菜之一。海瓜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此外,海瓜子还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咳喘等功能。所以长久以来,被人们视为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大众化海产品。
海瓜子吃法多样,爆炒是老少咸宜的一道美味。将海瓜子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沥水备用。红椒、葱、姜、蒜切丝待用。先将海瓜子在沸水中焯一下,炒锅放底油,下姜末、蒜末炸出香味儿,倒入海瓜子大火颠勺翻炒,炒至薄壳弹开,依次放入绍酒、海鲜酱油、盐、味精、胡椒粉等调料,迅速出锅装盘。再将葱丝、姜丝、红椒丝铺在海瓜子上面,淋入八成热油即可食用。爆炒海瓜子肉质细嫩,浓油重酱,口味咸香,是佐酒菜肴。
生腌海瓜子也是沿海人家喜欢的吃法之一,把处理好的海瓜子放入玻璃瓶中,先放入几汤匙白酒,炝一下海瓜子。3小时~4小时后加入生抽、黄酒、姜丝,以及盐、白糖等调味。依据个人口味,还可以加入辣椒。最后,加盖密封,腌制一星期左右即可。 生腌的海瓜子浸在特制的调料中,吃的时候拌入姜片和蒜瓣,满口透鲜,异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