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紧抓海洋渔业发展质效 年总产值1200亿
中国山东网威海频道8月5日讯 记者从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近年来,威海市将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创新突破的重要抓手,不断更新理念、强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全市实现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1200亿元,成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
据悉,威海市注重突出产业升级,建成全国质效最高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年产优质海产品160万吨,占全国的1/16;远洋渔船数量占全省的80%、全国的20%,开工建设6处海外综合基地和1处境内国家级远洋基地,产业规模达到18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海洋食品、海洋活性物质中试、多烯鱼油质量示范基地,年生产能力达到550万吨;建成全国重要的海产品交易中心、采购中心和定价中心,年交易海产品400多万吨;休闲渔业迅猛发展,年产值达到50亿元,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体系完善的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格局。
该市突出科技支撑,建成省级以上海洋领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5处、科研平台100多个、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1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个,省级以上船舶研发与制造基地6个;与60多家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实施和参与实施海洋科技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0多个,取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授权310多项。全市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承载力明显提高,创新发展态势良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由60%提高到65%以上,成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全国8个)。
他们还成功创建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远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与物流基地、中国休闲渔业之都、中国海参之都等产业品牌;成功培植32家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8家),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行业明星;成功创建省级以上著名品牌或商标74个, 13个地理标志商标产品,贡品、好当家、皇家海参和东方神参被评为2016年全国十大海参品牌,初步构建了海洋渔业品牌群,品牌优势正加速向竞争优势、市场优势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