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寻山集团贝类遗传育种车间,8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装鲍鱼苗,从10月下旬开始,他们就着手准备鲍鱼“南下”的相关工作,先后将750万头鲍鱼苗从养殖箱中剥离和装箱,运往福建霞浦鱼排基地越冬、养膘。这已经是寻山集团连续15次“北鲍南养”了。
什么是“北鲍南养”?
到了冬季,荣成海域要保持鲍鱼生长所需的水温,就必须给海水进行人工升温,养殖成本也相应升高。为摆脱低温对鲍鱼生长的影响,从2001年开始,荣成寻山集团开始寻找突破口,尝试前往福建沿海寻租养殖鲍鱼的适宜海域,经多地考察,最终选择福建霞浦作为南养基地,一是因为冬季水温最低在10摄氏度以上,非常适合鲍鱼生长。二是靠近台湾海峡水流急,海水交换量大,水质良好且稳定。将荣成的鲍鱼苗“转场”运到福建海域养殖,等到来年5月中上旬再从福建运回来,这就是荣成鲍鱼冬季的“北鲍南养”。
“北鲍南养”优势明显
首先提高了鲍鱼的成活率。以往鲍鱼在荣成本地越冬,因为水温的原因,鲍鱼死亡率在30%左右,但在向南方转场的运输途中和养殖过程中,死亡率基本都能控制在3%左右;其次生长期缩短了一半。如果完全在北方地区生长,鲍鱼从育苗到长成成品,正常的养殖周期大概在3年左右,通过“北鲍南养”,使原本在北方要“冬眠”的鲍鱼在南方继续生长,可以大大缩短养殖时间。养殖成本大大降低,鲍鱼产出的经济效益最高能提高两倍以上。“北鲍南养”的成功不但有效解决了鲍鱼在北方越冬面临的高风险、高死亡率、高费用等问题,而且南下的鲍鱼生长速度大大加快,品质也有效提升,效益大幅提高,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北鲍南养”已形成规模
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我市的鲍鱼养殖企业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转场技术。目前,我市几家养殖规模比较大的水产公司全部采取了“北鲍南养”的方式。据悉,今年是寻山集团自2001年以来,第15次运送鲍鱼到南方越冬。这次到南方过冬的鲍鱼主要以皱纹盘鲍为主,寻山集团计划南运2cm以上鲍鱼苗500万粒,4-6cm半成品鲍鱼300万粒, 24个小时后,它们就舒舒服服地躺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张暖床上了。等明年4月底鲍鱼将如期“回家”。
据悉,成山、俚岛、虎山等镇的渔业公司,目前也陆续开始鲍鱼等海珍品南下越冬的准备工作。根据往年情况,11月底前,荣成鲍鱼将完成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