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一”来临之际,6月29日,钦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三娘湾旅游管理区管委联合组织党员干部在三娘湾海域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本次活动计划放流长毛对虾苗种3100万尾,改善三娘湾海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当天上午,在三娘湾海域增殖放流地点,一辆满载虾苗的货车早早停在现场,工作人员对放流苗种规格、质量、数量等主要指标进行验收,验收程序执行《钦州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操作规程》,市公证处的公证员对本次增殖放流活动进行公证。记者在放流地点看到,虾苗卸下车之后,众人将一袋袋虾苗撒向大海,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现场,钦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择在三娘湾海域开展增殖放流,一是能够恢复三娘湾海域水生生物资源,增加鱼类和虾类的品种和数量;二是改善三娘湾海域的生态环境;三是改善三娘湾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通过增殖放流活动,对于促进渔业渔区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该负责人还介绍说,水产畜牧兽医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快实施我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项目,科学养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实际行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今年还将加大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品种包括虾、蟹等,保护渔业生态环境,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