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迎汛期——沿海各地汛期海洋防灾减灾保障服务巡览
■本报记者李昕特约记者庞修河
做好海洋预报减灾工作对于确保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保障沿海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汛期海洋灾害应急是海洋预报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沿海各地陆续进入汛期,及时做好海洋预警报,落实防灾减灾部署,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度汛,成为当前海洋部门的重要职责。目前,各地汛期海洋防灾减灾保障服务已全面展开。
4月18日~20日,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书贤一行到海南海口和广东广州,就琼粤两省以及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的汛期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今年汛期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压力很大。”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张军坦言。据国家海洋局预测,今年将有5个~ 7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其中登陆南海沿海的将有3个~4个。面对严峻的汛期形势,海南省早动员、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全面建立防台防汛工作责任制,及时修订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积极做好汛前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海洋渔业是海南省海洋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保障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汛期来临前,海南省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海洋渔业和渔民的防灾减灾工作。三亚崖州等中心渔港正在完善渔港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设,开展港池疏浚专项行动,清理港池和航道,为汛期来临时港池畅通、渔船有序停靠避风提供保障;各市县开展了海洋防汛防灾安全隐患排查,截至4月7日,通过汛前自查,共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渔船102艘,整改率达100%;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渔民群众的海洋灾害防范意识,截至4月14日,全省在主要渔村张贴防台防汛专题标语80张、悬挂横幅25条,举办安全培训班10期,参加培训人员达500余人……
目前,海南省已完成6000艘大中型海洋捕捞渔船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2300艘渔船AIS终端的安装工作,正着手开展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及渔港动态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渔民可通过该系统终端获得渔场和市场信息、天气和海洋信息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大大降低捕捞作业风险,提高渔船生产效益和安全保障能力。
检查组表示,海南地处南海,海域辽阔,海岸线长,极易受到海洋灾害侵袭,防灾减灾压力很大。当前,日益增多的海上生产作业活动对海洋防灾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升海洋预警报能力,充实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应急预案,认真做好演练落实;加强部门间联动,促进信息共享;健全预警报信息发布机制,扎实细致做好相关工作;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海洋防灾减灾意识,着力解决好预警报信息发布和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 (下转2版)
听取工作汇报后,检查组一行来到国家海洋局海口与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详细察看了中心站的办公条件和设备配置,听取了关于中心站发展历史、业务职能和人员编制等情况的介绍。在了解到中心站目前正向“一站多能”方向发展时,检查组表示,“一站多能”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资源,值得肯定。下一步,国家海洋局将推动“一站多能”“一船多用”建设,同时改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条件,与基层工作者一起努力把海洋防灾减灾事业做得更好。
在谈到广东省海洋灾害形势时,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文斌告诉记者:“广东省今年3月21日达到开汛标准,这比常年提早了16天。”受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以来广东省接连发生了“霸王级”极低温冰冻、冬季大范围强降雨、历史罕见入汛暴雨洪水、局地龙卷风等异常灾害天气,自3月下旬起出现了大范围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广东省是海洋大省,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沿海区域性海洋防灾减灾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防御山洪地质灾害、台风风暴潮、城市内涝是今年广东省“三防”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防御海洋灾害和防范海上突发事件的艰巨性和特殊性,广东海洋部门及时召开全省视频会议,总结分析涉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下大力气开展查漏补缺和整改提升工作,加强薄弱环节、重点部位以及人群的防守工作,提升重大险情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重大项目防台防潮安全标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严防“渔船回港人员不上岸”“渔船在台风期间故意失联、逃避监管”等现象。
检查组充分肯定了广东省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同时强调,海洋防灾减灾最重要的是防松懈、防麻痹、防大意。各级海洋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组织领导,充分依靠配合海区,全面提升能力,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完善组织预案,加强常态化巡察,把各项工作抓好、抓细、抓实。
据记者了解,自3月下旬起,南海分局组成检查组,分赴海南海口,广东汕尾、深圳和珠海进行汛前检查。根据汛期的准备情况,检查组提出了各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存在的问题并责令整改。为做好汛期应对工作,南海区各中心站和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成立了汛期应急队伍,汛前负责海洋台站、浮标、石油平台海洋站观测设备的巡检维护和排除安全隐患,汛期承担加固观测设备设施、开展临时加密观测等应急观测工作,实现观测和数据通讯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供电系统、自动观测系统和数据传输网络在汛期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沿海其他省份和海区应对汛期准备工作也已迅速展开,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在北海区、东海区组织了汛前检查。其中,山东省完成了对《山东省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的全面修订,结合该省实际明确了预先发布消息和4级应急响应阶段的具体应急响应行动和责任单位。江苏省开展了防汛交叉检查,各单位看到了自身不足,学到了先进经验,夯实了工作基础。浙江省继续推进全省3级海洋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海洋灾害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并计划于6月开展防台演习,切实做好各项准备,为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