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婧)近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印发《“百姓富·生态美”2016年海洋生态·渔业资源保护十大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将推进严格执行休渔制度、严厉打击渔船违规、加快海洋牧场建设、海洋渔业环境监测与疫病防控等10项专项行动,主动适应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发展新常态,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加快海洋与渔业改革开放创新,进一步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让福建江河湖海年年有鱼,为加快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做出新贡献。
在严格执行休渔制度方面,《方案》提出,将加大海上执法巡查力度,组织各类执法船艇开展海上巡查,加大执法力度,探索休渔监管新模式。健全省、市、县三级渔业执法机构休渔联合执法、交叉检查制度;与有关涉海部门建立渔政执法管理协作机制,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执法;与广东、浙江渔业执法机构组织联合执法行动,开展省际间联合执法。
在严厉打击渔船违规方面,将通过精心打造福建海洋“蓝剑”联合执法行动品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海上联合执法行动,使福建省海洋捕捞渔具基本符合相关标准,保障海上渔业生产正常秩序,确保海洋休渔制度顺利实施,进一步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渔区社会安定稳定,有效遏制各类海洋与渔业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方案》,在加快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将在该省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霞浦县东冲半岛等重点海域和具有典型性的无居民海岛邻近海域开展以投放人工鱼礁、废旧渔船,实行封岛栽培,增殖放流和自然藻场生态修复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牧场建设,提高福建海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同时提高渔民收入。
在海洋渔业环境监测与疫病防控方面,通过开展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预警,及时掌握重要渔业水域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预防渔业水域污染或损害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为渔业生产管理和污染或损害事件等的应急调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将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部分重点海水增养殖区的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预警服务,每个重点海水增养殖区设监测站位8个~9个,监测项目涵盖水质、沉积物、生物体及生态等47项参数。修订《福建省赤潮灾害应急预案》,优化赤潮监视监测方案,在赤潮高发期开展加密监测,及时编制和通报赤潮监控区和重点养殖区赤潮监测预警信息;赤潮发生时,开展应急跟踪监测,监测项目主要为水质及赤潮藻种等参数。
其他几项专项行动还包括全面实施标准捕捞渔具、开展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渔船违规、渔业科技创新服务、渔民教育培训,以及促进公众参与海洋生态·渔业资源保护等。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支持、增强宣传引导、做好监督检查等措施,保障“十大行动”得以落实、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