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旅游黑幕:海鲜是三年前的 揭秘低价国外游的各种欺客手段
视频截图:暗访记者挑出不新鲜的螃蟹
接待中国游客的韩国餐厅却禁止韩国人入内,声明不含购物点的行程却遭地陪强制消费,心惊胆战地结束旅行却被领队盯着填好“满意意见书”……这样的韩国行,着实令不少中国游客措手不及。这样的韩国印象,同样令“太阳的后裔”们汗颜。
【韩餐店:不准韩国人入内】
韩国“A频道”电视台近日在《饮食X档案》节目中曝光,在首尔市区等地,一些韩餐店只接待中国团体游客,却不准韩国人进入。节目组在其中一家店暗访发现,猪肉、蘑菇等食材颜色异常,店家声称使用韩国白菜制作的泡菜实际上是中国白菜。
在另一家店,节目组发现海鲜火锅中的螃蟹不新鲜并向服务员提出质疑,却发现店家拿出的海鲜包装上写着“生产日期2013年”。一些就餐的中国游客说,他们之前也没吃过韩餐,以为这就是正宗的当地饮食。
广州游客刘小姐今年3月初带父母跟团去韩国旅游,就被安排到此类餐厅。“除了在济州岛酒店用的早餐以外,其余的店都是只有中国旅行团用餐的店,我们吃的韩餐很糟糕,食材很差。”
微博认证为“美食名家”的刘小姐告诉新华社记者:“打个比方说,我们第四天晚上在济州岛吃的海鲜锅,里面的鱿鱼不管刚煮熟就捞起来还是放在锅里一直煮,都是咬不烂的。”
新华社首尔分社前任记者张青同样证实,电视节目中提到的专门接待中国游客的餐厅在韩国确实存在,她还曾亲自探访过一家。
“该餐厅位于地下一层,相对隐蔽,要不是每次导游带着成群结队的中国游客下去用餐,都很难知道那里居然有个餐厅,”张青说,“去年韩国爆发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赴韩中国游客骤减,导致该餐厅一度关门歇业,直至疫情得到控制后才又恢复营业。”
而据一名在济州岛从事旅游行业的内部人士透露,当地旅行社把中国游客带到这种餐厅几乎是百分之百。
【人参店:不买不让走】
如果说“韩国人不准入内的韩餐店”还是在糊弄一些不太了解韩国的游客,那么一些导游强制购物的行为已是毫无遮掩。
游客刘小姐回忆说,她和团友在首尔人参公卖局、护肝宝专卖店等地“被关在房间里进行洗脑销售”,但店内商品全部没有标价,而是由销售人员口述或在计算器上按出价格。其间,游客们被禁止使用手机、相机,并被警告店内有诸多摄像头监视,“连上洗手间都被人在门口看着”。
按照刘小姐的说法,由于团友们的购物金额最终没有达到地陪的期待,因而遭到不礼貌对待。离开护肝宝专卖店后,韩国新盛世界旅行社的地陪对着全车游客说:“你们给自己老公喝一顿酒就不止这个价,你们居然嫌贵!”
刘小姐的经历并非个案。她在网上披露自己的遭遇后,引起众多网友共鸣。微博ID为“姜子牙疼啊”的网友说,他今年1月跟团去韩国旅游,特意在途牛旅游网上选择了一个标注“不含人参店、护肝宝等购物行程”的团,却依然躲不过强制购物的坑。
这名网友告诉新华社记者,他报名前特意询问客服,行程是否包含购物点,得到否定答复。“可是到机场出发前,导游让我们填同意书,上面包括上述购物点,我们不同意,他说那就走不了。”
这名网友说,到韩国后,地陪依然带他们去买人参和护肝宝。在人参店,由于买的不够多,地陪把游客关在房间里不让走,发话“这样,我们一个家庭拿一盒,我们就走下个行程”,甚至用韩语跟销售人员说,今天不买不让走。其间,中方领队也帮腔地陪,劝游客们“早买早出去”。
据这名网友回忆,在团友们的坚持下,店方最终开门让游客离去。但一回到大巴车上,地陪就开始“大骂”游客。
“说我们让他丢人……以怨报德,白眼狼!说为了弥补损失,要带我们去三八线,一个人几百块的自费项目!我们不同意!这个根本不在我们的行程之内!他直接让司机开车!我们不同意,说再这样就要报警了!”
最终,“三八线”没有去,但购物还在继续。这名网友说,在返回中国的飞机上,中方领队还让游客们签了一份旅行满意意见书,“全程盯着我们,让我们‘好好填’”。
【新制度:投诉有望获赔1.8万元】
与不少网友一样,当记者听到刘小姐等游客在韩国的遭遇时,心中产生一个疑问:他们报的是不是传说中的低价团?
刘小姐向记者提供了一张与中方组团社广东南湖国际旅行社签订的合同以及付款凭证照片,显示其团费为每人4079元(不含小费)。网友“姜子牙疼啊”参加的旅行团则从武汉出发,团费为每人3500元。
记者在中国国旅、中青旅、凯撒旅游等旅行社网站上查询发现,与刘小姐行程相仿的韩国5日跟团游产品大多集中在3000—5000元价位,而在途牛等在线旅游预订平台上,从天津等城市出发的济州岛5日游价格低至1500元。
据不愿公开姓名的韩国旅游业内部人士透露,对韩国地接社而言,目前跟团游的市场价几乎已没有利润空间,而很多地接社为了从中方组团社手里拿到客 源,还要向组团社交纳“人头费”。也就是说,地接社在接到中国游客的时候,已经处于“赔钱”状态。要想赚线,只能靠购物拿回扣或增加自费项目。
相似的一幕,不止一次地在丽江、在三亚曝光,原来也已出现在韩国。
在《饮食X档案》节目播出后,韩国网友“eleg**”说:“真是丢脸啊……这么下去来韩国的中国人得减少吧!这些人只知道考虑暂时的利益。”
那名韩国旅游业内部人士同样对跟团游黑幕感到“愤怒”。她说,有些中国人对韩国印象不好,就是因为“这些黑心旅行社在中间搅和”。
韩联社在今年1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根深蒂固的价格欺诈和对游客的不友好态度,短短数年间就榨干了韩流对中国游客的影响力,让他们不愿意再次来韩国。
据《朝鲜日报》报道,为整治针对中国游客的宰客行为,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将从今年4月开始实施“观光狗仔队”制度。游客在遭遇强制购物、无资质 导游等问题时可拨打韩国观光公社或韩国旅游业协会专项投诉电话(观光公社:1330,旅游业协会:02-6200-3923/3925),投诉者最高可获 得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的赔偿。
另外,文体部将强化对接待中国游客的韩国国内旅行社的资格审查标准,并将原本两年一次的资格审查缩短到每季度审查一次,审查未通过的旅行社将被取消接待中国游客的资格。
韩国文体部体育观光政策室长金在元表示,韩国政府希望依靠强有力措施提升韩国旅游水平,“今年目标是实现赴韩中国游客比去年增长30%以上,达到800万人次”。
延伸阅读:
导游揭低价欧洲游黑幕:旅行社参与“卖景点”
在记者调查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深圳旅游业业内人士昨日突然与本报记者取得联系,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国内旅行社、国外地接社以及接团导游这层层利益关系在低价“欧洲游”这条利益链中的赚钱黑幕,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被购物”和名正言顺地收小费这些经常出现在“东南亚游”中的猫腻在欧洲游中愈演愈烈外,向团友“卖景点”才是低价“欧洲游”真正的赚钱杀手锏。
团友:
截至昨日19时仍未收到旅行社的解释
“起码旅行社方面应给我们一个合理解释。”陈先生等8位团友如是对记者说。据陈先生介绍,截至昨日19时仍未收到宝中旅方面的解释和说法,也并未与他们取得联系。
据陈先生反映,7月19日曾到深圳宝中旅公司反映问题,公司总经理陈吉江表示陈先生等团友反映的问题可以理解,并承诺核实相关问题后给予陈先生等人适当退款,但7月21日却表示拒绝退款。“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才求助于媒体,希望媒体报道后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如果旅行社方面能够赔偿是最好的,不能赔偿起码也要跟我们说清楚。”陈先生说。当记者告知可以前往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时,陈先生等几位团友表示,将于今日带齐合同及相关材料前往投诉。本报记者也将一同前往,关注事态的进展。
宝中旅:
总经理日理万机,没有时间来管这种小事
昨日下午四时,深圳宝中旅公司客服中心相关人员表示在该公司总经理陈吉江的委托下与记者取得联系。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投诉必须由旅游者本人提供团号及相关依据后,才提供处理。但由于记者是第三方关系,所以不给予处理。
关于陈先生等8位团友提出的“同团同标准旅行社收费不一样”的问题,该客服人员答复称,“比如同一件衣服,在茂业打8折,在太阳百货是打5折,难道也要去退吗?”关于门票方面的质疑,客服人员表示,如果市民对此有疑问,可以提出投诉,不管公司是否支持该投诉都会给予书面回应。
当记者问及为何给记者打电话时,该客服人员表示“陈吉江总经理日理万机,不是每天都能管这些小事。”并告知记者“不要为这么一点小事就一直打电话给总经理”。通话最后,该客服人员还不忘提醒记者,“陈总说自己很忙,希望记者不要一直打电话骚扰他。”
对此,深圳德恒律师事务所的宋永峰律师告诉记者:“首先在同一旅游服务项目上,消费者享受同样的游程,同样的服务,但旅游费用不同显然不合理。”根据相关法规: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宋永峰说,按相关法规,旅行社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旅游者可以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外汇管理部门投诉,接到投诉的部门应当按照其职责权限及时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的有关情况告知旅游者。消费者在遇到上述情况时,应该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揭低价“欧洲游”黑幕
国内旅行社揽钱绝招:
团购机票、降低食宿标准、 “三星级”客房变“无星级”
陈先生的遭遇只是低价“欧洲游”的冰山一角。在记者调查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深圳旅游业业内人士小刘(化名)昨日突然与记者取得联系,并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国内旅行社、国外地接社以及接团导游这层层利益关系在低价“欧洲游”这条利益链里赚钱的黑幕。
小刘在深圳从事导游工作7年,在多家旅行社带过团。“旅游中的黑幕太多了,只要是你能看得见的地方,都有钱挣。”这是她见到记者后说的第一句话。
小刘说40多人的散客团是低价欧洲团的必要条件之一,“组成这种散客团最大的原因是为了买打折机票。”小刘说。大团一般可以享受五六折,甚至三四折的机票优惠,原本个人购买从香港到巴黎的机票来回需要一万多元,现在只要六千多元,这机票成本大大降低。
食宿也是开源节流的重要部分。小刘说,比如住的宾馆虽然号称三星级,但实际上客房非常小,两人进去后放下行李连身子都转不开。吃饭方面虽说合同中标明是每顿6欧元,但基本是什么便宜吃什么。小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样的食宿标准,在欧洲15天每人大概3000元人民币就够了,再加上团购机票和每天的租车费,全算下来差不多1万元左右,旅行社每人还可以赚1000元左右,再加上额外收的其他费用,组一个四五十人的团,赚5万元不成问题。
旅游协会
深圳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吴斌表示,他将以协会名义尽快联系宝中旅负责人,提议其尽快向投诉团友就此事进行解释说明,妥善处理此事。“无论在该游客投诉事件中,旅行社有无过错,都应该尽快及时地向投诉游客解释清楚,这是旅行社对消费者应尽的基本责任。”他说。
陈先生反映的“6+2”自费景点套餐收了300欧元,高于当地市场价近两倍的情况,吴斌也认为存在“不妥”之处。当然,这其中有可能只是导游的个人行为,这也急需旅行社就此进行调查查证。吴斌说,旅游行业协会一直提倡的是“和谐诚信的企业,理解包容的游客”,准备旅游行程时,游客也应注意提高自己识别旅游“陷阱”的能力,“多留个心眼”,如对旅游合同仔细查看,对附件的询问等,有问题在事前解决是最好的。
国外接团导游揽钱绝招
小刘表示,一般情况下,国外地接社接到国内转来的团后,会通过卖人头的方式赚钱。
“所谓‘卖人头’就是旅行社把散客卖给导游。”小刘说,如果导游想带散客大团,在接团前就需按每人100欧元的价格支付旅行社的人头费,陈先生参加的那个团一共46人,就需要向旅行社支付4600欧元,而这个钱旅行社组团后会直接将这笔费用转给国外地接社。
绝招一:名正言顺收小费
小刘说,收小费是导游赚钱的方法之一。小费也有两种,一种是会跟团友说按规定或者按惯例每人每天支付导游和司机5~7欧元;另一种则是旅行社明文说明的,按40人15天算,一般有4000欧元左右。记者注意到,在宝中旅发给陈先生等团友的行程附件中,明确说明“小费是司机、导游收入的一部分,此团90欧元/人。”
绝招二:“景点”越卖越贵
“真正导游赚钱的则是向游客卖景点。”小刘说。欧洲没有几个景点是需要收门票,如果你不用坐景点的车或船,景点都是免费。小刘说,“以往旅行社未标明景点收费标准时,我们可以从每人身上收取60到90欧元左右的费用,四五十人就是3000欧元左右。现在由旅行社直接规定收费标准,我们只用将收费跟旅行社对半分就行了。”小刘说。
绝招三:不交费就“惩罚”
“当碰到一些不愿意买票的团友时,我们就会采取‘惩罚’措施。”小刘说,一般会把不同意付费的游客赶下车,让他们在原地等。“待我们逛完景点,再回来接他们。”小刘说,只要搞上一回,再有付费景点时,就会乖乖一起去了。
对于记者提的投诉问题,小刘淡定地说,“投诉?旅行社也参了一脚,就算投诉也没用。”小刘说,旅行社比谁都清楚如果导游不坑游客,他们的生意也做不成,所以,旅行社对散客团是拒绝投诉的。游客不管反映到哪里,都不会有人管。
消费者委员会
记者昨日电话采访消费者委员会法律部靳力娟。靳力娟表示,消费者在投诉时一定要带上合同和相关材料,并明确自己的诉求,消费者委员会会听取投诉方和被投诉方双方的说法后,对该投诉进行处理。若在调查中发现,该旅行社确实存在违规行为,消委会将把该情况反映给旅游部门,旅游部门对该旅行社进行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