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 路涛
嘉 宾:国家海洋局海域综合
管理司司长 潘新春
中央对海洋资源管理和配置提出更高要求
主持人:我国海洋资源面临哪些新形势?
潘新春:新形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从经济上、生态文明建设上、节约海域资源上,都对科学配置海洋资源、打造美丽海洋等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
二是国家发展战略对海洋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国家发展战略包括海洋强国建设中的国家、地方重大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重大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多个沿海区域发展战略或规划中的用海项目,自贸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都需要国家海洋局充分保障其用海需求。
三是我国海洋资源现在也面临很多问题。有海域资源开发布局的不合理、海域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粗放,有产业同质现象的突出、海域资源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还有重审批、轻监管、海域制度不健全等。
科学配置海域资源 推进“两个体系”建设
主持人:面对新形势,海域综合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潘新春:针对海洋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海域综合管理工作今后一段时期主要将围绕依法管理、科学配置海域资源展开。依法管理海域资源,重点是大力推进“两个体系”建设:推进海域综合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推进海域综合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设计一套科学的、能管长久的,适应中央和国家对海洋工作要求、适合实际工作需求的体系,建立一个适应目前海域使用与管理的机构。
科学配置海域资源,是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这一抓手主要体现在5方面:一是加快中央及地方重大项目落海,为减轻经济下行压力做出贡献。二是全面落实中央调结构、转方式政策,支持鼓励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性、环保、绿色、低碳产业的用海,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四是依法审批、提高效率,做好服务。五是盘活现存围填海的存量资源。
八方面着手开展海域综合管理工作
主持人:今年海域综合管理将围绕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潘新春:我们今年将主要围绕8个方面开展工作,包括加强自然岸线管控;加强围填海总量管控;全面落实实施《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加快国家及地方重大项目审批工作机制;实施蓝色海湾整治工程;开展对《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以来的整体评估、评价、修订和配套制度建设工作;继续完善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建设;开展对海域资源产权制度的研究等。其中加强自然岸线管控和围填海总量管控两项工作,被列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的工作重点,今年将全力贯彻落实。
在自然岸线管控上,确保岸线不低于35%。加强对目前已形成的老百姓满意的沙滩、生态湿地、景观等岸线的保护。制定自然岸线管控制度、产业利用岸线和人工岸线标准。新形成的人工岸线要严格遵守生态化、自然化、绿色化要求。围填海总量管控方面,总的来说这两年总量呈下降趋势。目前首要是制定围填海年度计划,根据海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承载力、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等要素,制定标准,从制度和标准上加以完善。
今年我们还将实施《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管理办法》,以期全面转变海域资源管理粗放、不节约、重审批轻监管、重开发轻保护的局面,力争新建设的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成为海洋产业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统一的示范工程。
对于国家海洋局确立的七大重点工程之一的“蓝色海湾”项目,我们也基本确定了工作思路和整治重点。要把老百姓是否受益放在海湾整治第一位。希望通过项目开展,既能让海湾靓丽,又能造福一方百姓。我们也希望将这一工程打造成为国家海洋局的样板工程。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