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海上山东”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来源:王诗成   发布时间:2016-03-07 17:19:21 

开发半壁江山、建设“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从山东的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在世纪之交,如何正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海上山东”建设在21世纪有更大的作为和更大的突破,重新认识“海上山东”建设的重大战略地位,确定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这不仅对于推动“海上山东”建设进入更高层次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经济强省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重新审视“海上山东”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九年“海上山东”建设的基本估价

山东省委、省政府1991年提出建设“海上山东”战略以来,山东省的海洋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兴海取得明显成效,海洋综合管理开始起步,沿海地区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快、外向度高、富有活力的经济带,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越来越大,1999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44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左右,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9年,大体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海上山东”建设战略的提出为标志,这一战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调动了沿海地区向海洋进军的积极性。科技兴海全面展开,海洋渔业异军突起,渔业生产总量大幅度增长,“海上山东”建设地区发展战略在沿海地区相继实施,海洋产业呈现“群龙闹海”之势。

第二阶段:以1995年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撤销山东省水产局,组建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为标志。海洋综合管理开始起步,各级海洋综合管理主管部门及海洋监察执法队伍相继成立,海洋科技整体实力大为增强,渔业产业化初具规模,海洋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第三阶段:以199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海上山东”建设工作会议为标志。成立了“海上山东”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加快“海上山东”建设的决定、“海上山东”建设规划,确定了“海上山东”建设的四大工程,组建了海洋工程研究院。海洋立法实现突破,海洋综合管理开始上路。“海上山东”建设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海上山东”建设尽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伟大成就,但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主要是:位次后移,增长速度减慢。山东海洋经济总量由全国第一位降至第二位,而且与第一位的广东距离拉大,1997年比广东海洋总产值少28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比广东差9个百分点;199419985年间统计数字显示,山东海洋经济年均递增21.3%,比广东低5.3个百分点,比辽宁低7.5个百分点,位居第三。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以1998年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状况为例,山东为“一、二、三”结构模式,广东为“三、一、二”结构模式,山东明显低一个大档次,进一步说明山东海洋经济是渔业经济当家,仍处于传统产业开发阶段,属于粗放型、资源消耗型经济结构,高科技产业形不成气候,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海洋精深加工档次不高。海洋科教优势形不成合力,科技转化率还不足30%。海洋综合管理滞后,海洋矛盾突出。海洋多头执法,形不成合力。海洋捕捞能力几倍于资源承受能力,近海资源掠夺性开发,渔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病害困扰着养殖业的发展。海洋投入形不成优势突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海上山东建设专项资金没有列入计划盘子。海洋投入和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成比例,不但总量小,而且分散、随意性大,产业后劲明显不足。以渔业财政投入为例,19961998年,山东省渔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16%左右,渔业投入(含人头费)3年合计3.5亿元,仅占大农业的3.5%19951999年渔业良种投入755万元,仅占大农业投入的5%,由于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渔业比较效益下降,其产值由1996年占大农业的18%,降为1999年的15%。水产良种退化,病害增多。山东多年没有安排渔港建设资金,没有专项维修经费;而广东省从1994年起每年拿出8 000万元,连续10年投资8亿元用于渔港建设。认识上有距离,落实力度不够。山东和广东的根本差距在认识上。广东学山东动真的来实的,广东省委、省政府近4年一年一次高层海洋工作会议,每年都研究解决开发海洋的实际问题,广东无论是海洋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结构层次,还是目标定位都高于山东;山东省“海上山东”建设尽管提出得早,叫得响,影响大,但缺少实质性的大动作,9年间仅开了一次高层次会议,出台的决定、规划、四大工程含金量少,资金不到位,大部分是纸上谈兵。山东规划到2010年海洋经济增加值仅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0%,比广东、辽宁分别低12个和5个百分点。上述问题如果不引起决策层的高度警觉,山东海洋经济总量第二的位置也将难以保持。

()“海上山东”建设战略地位的再认识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蓝色国土、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从国际经济发展进程看,全球经济中心先后由地中海沿岸国家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共同的特点是以沿海地区为依托。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沿海国家,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据资料介绍,全球10个巨富国家中8个是沿海国。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也都在沿海省份。20世纪90年代初,45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敦促世界各国把开发保护海洋列入国家发展战略。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行动议程》把海洋列为重要区域,强调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和资源,从而突出了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巨大作用。1993年第48届联大又做出决议,敦促各国把海洋综合管理列为国家发展战略。1994年第49届联大又决定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同年11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标志着海洋已由以往的自由粗放利用进入规范管理、深度开发时代。目前,许多国家都把海洋开发作为战略重点,制定并实施了大规模的开发计划。韩国成立了国家海洋委员会,并设海洋部。日本确立以海兴国,成立了国家海洋委员会,目前,日本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其产值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4%以上,高于山东省8个百分点。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东盟诸国,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力度不断加强,研究区域和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说,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研究利用海洋将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

山东是海洋大省,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也是一个开放型的半岛,有3 100多千米海岸线,海陆面积相当。海上与日本、韩国、朝鲜接壤,濒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是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及太平洋经济圈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委、省政府顺应世界海洋开发大潮,抢占21世纪政治、经济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选择。正如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所指出的:“建设‘海上山东’这一宏伟的跨世纪工程,是21世纪山东最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山东人民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是解决东西部大批劳力就业的好途径,是富裕山东的大举措。”开发半壁江山,对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强大海防、繁荣山东特色经济、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重铸齐鲁蓝色辉煌、树立海洋大省形象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海洋经济具有开放性和带动性,渗透力强、辐射面宽,可以优化沿海与内陆之间的资源配置,带动内地经济发展,从而加快海陆一体化建设步伐。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调整优化全省经济结构、增强全省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建立开放型特色经济、促进山东省更快走向世界、加快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海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减轻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山东是个人口大省,目前陆地资源短缺、就业压力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2亩,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的1/7,每年将有近百万劳动力需要安置,急需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据有关专家测算,全球海洋每年的初级生产力约有1 350亿吨有机碳,整个地球生物生产力的88%来自海洋。海洋可提供的食物要比陆地全部可耕地提供的食物多上千倍。渔业的产出效益大大高于农业,从财政投入的角度看,粮食成本高于渔业15倍左右。海水养殖的单位面积效益是粮田的10倍,被称为“一亩水面十亩田”。海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是谷物的2倍多,比肉禽蛋高五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合理开发利用这些不与粮食争地争水,又不与畜牧争草的渔业资源,是拓展新的农业资源、增加食物总量、减少粮食的直接消费、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措施。“海上山东”建设实施以来,山东省渔业迅速崛起,目前沿海已有2个地市(威海、烟台)16个市县的渔业产值超过种植业。可以说,21世纪解决山东省内粮食问题离不开海洋,发展节粮、节地型渔业是符合国情省情的正确选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菜篮子”工程,是解决人多地少,解决吃饭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同样,海洋产业的大发展又为劳动力就业安排提供了广阔空间,仅以长岛县为例,这个县实施“耕海牧渔”战略以来,每年仅养殖业就吸引外来劳力2万多人,是本县自身养殖劳力的4倍。随着21世纪大规模开发海洋,海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一大批剩余劳动力和欠发达地区人口将面向海洋,汇聚成庞大的海洋产业大军,成百川归海之势,使山东省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优越的海洋区位优势为沿海地区赶超发达国家水平创造了条件。从人口分布居住的角度看,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最发这的区域多位于沿海地区,世界上60%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100千米的沿海地区内。目前,山东省沿海地区居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2%,经过20年的建设,沿海地区按发达国家水平即可再安置人口2 000多万,届时沿海地区将矗立起一座座具有国际水准的海滨大都市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海洋城镇群,像一串串耀眼的明珠镶嵌在3 000千米海岸线上。

二、“海上山东”建设的新思路

()“海上山东”建设目标再定位

1.“海上山东”建设的范畴

“海上山东”建设是指从全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对属于山东管理的或有权开发的海洋国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保护、开发、建设和利用的系统建设活动,其基本范畴应包括:①从地理区域上讲,“海上山东”是相对内陆而言的。山东省有权开发的近海水域达14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相当于陆地面积的83%,主要包括沿海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和低潮线上的滩涂面积。②从产业范围讲,“海上山东”建设是指沿海经济区域(沿海地市县)通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种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部门和行业的总和称之为海洋产业或涉海产业。③从开发范围上讲,“海上山东”建设不但包括开发海洋国土,还应包括开发建设沿海陆岸、海岛陆域以及依法可利用的公海区域和国外合作区域的开发。海洋的产业链可延伸到内陆。④从发展目标上讲,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目标。其狭义目标主要指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广义目标是指拉动沿海区域经济的增长率。从而逐步实现陆上—个山东、海上—个山东的目标。

鉴于黄河三角洲的发展离不开海洋,从区域范围和开发范围来看,“海上山东”建设应涵盖黄河三角洲的开发。

2.“海上山东”建设的新目标

海洋区位、海洋资源和海洋科技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海上山东”建设优势,同样,这三大优势的聚合会裂变成巨大的海洋经济优势。据此,“海上山东”建设的发展新目标采取三步走的战略。

(1)狭义目标:

第一步:从1991年到2010年,用20年的时间使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0%,比1991年翻一番多;

第二步:从2011年到2030年,再用20年的时间使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再翻一番,达到35%

第三步:从2031年到21世纪中叶,使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海上山东”建成。

(2)广义目标:

第一步:从1991年到2010年,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率为5%

第二步:从2011年到2030年,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率为10%

第三步:从2031年到21世纪中叶,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率为15%

()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1.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潜能巨大

山东省是个海洋大省,渔业资源、盐业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港口航运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空间资源等海洋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海洋资源开发近几年尽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是粗放型的低层次开发,丰富的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成巨大的经济优势。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算几笔账。

渔业资源账:近几年渔业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成为海洋经济的龙头产业,其增加值占海洋经济的近70%,但从渔业资源的利用来看,还是低水平的,其增长潜力依然很大。山东省1999年海洋水产品总产量已达到600多万吨,产品产值270多亿元,按照吨产值计算,每吨仅有4 500元,每斤(1斤=500)鱼只有2元多一点。加上加工保鲜增值部分,每斤鱼也只有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