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董家口百亿项目集聚 打造岛城经济发展新引擎

来源:凤凰青岛   发布时间:2016-02-19 13:17:59 

搬迁后的青钢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点片区和西海岸的龙头区域,董家口循环经济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显现出一座现代化蓝色新港城的雏形。根据董家口港城总体规划制定的目标,以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引进发展投资规模大、经济拉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高、资源消耗低的产业大项目。2015年,先后引进益凯橡胶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等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3个,投资总额300亿元。目前经济区内已聚集了6个过百亿项目,带动董家口经济区加速构建产业集群,成为青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迈向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凤凰青岛从董家口经济区了解到,6个过百亿项目中,青钢搬迁项目和中石化LNG接收站项目已建成分别进入试生产和运营阶段,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华能董家口热电联产项目、益凯橡胶新材料项目目前在建,董家口木材产业园项目已经签约。

青钢搬迁项目

项目总投资164亿元,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全面淘汰落后工艺,全部采用国内领先的生产装备。用于环保的投资将达到18亿元,占总投资的11%以上;15项重大节能工程投资20亿元,占总投资的12%。投产后,将实现生产污水零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厂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水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目前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产品以优特钢为主,产品出口比例提升到总产量的1/3,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润24亿元。

中石化LNG接收站项目

该项目是中石化在全国建设的第一个LNG接收站项目。一期投资105.6亿元,陆域占地543亩,包括接收站、码头工程和外输线工程三部分,年可接转LNG300万吨、40.5亿方天然气,销售收入200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一期工程全部投运后,每年可向山东半岛乃至华北地区输送清洁能源300万吨,能够满足2200万户家庭用气,可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8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4400万棵、近32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二期工程年接转LNG500万吨,供气能力68亿立方米/年。远期预留规模可达1000万吨/年。

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

项目总投资101.7亿元,主要建设60万吨冷库、加工车间和配套设施73万平方米,年造远洋渔轮15条、年修350条的修造船基地,构建水产品拍卖交易、冷链物流、远洋捕捞服务、加工配送、信息集成等产业链,打造面向东北亚、辐射全国的国际化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

华能董家口热电联产项目

总投资120亿元,占地594亩。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9.4亿元,利税1.78亿元,将成为董家口港城的主要热源,可满足董家口港城近期集中供热、工业用汽、供电需求,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益凯橡胶新材料项目

益凯橡胶新材料绿色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占地2800亩,规划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一期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利税4.9亿元;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12亿元,利税42亿元。该项目运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纳米补强剂技术和液相法橡胶与填料混合技术生产橡胶轮胎材料,属世界原始首创技术,获得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资金扶持,是调结构、转方式的一次重大革命。

董家口木材产业园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约130亿元,占地3848亩,年进口原木400万立方米,年产基础材料80万立方米、实木家具500万件,打造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木材贸易和加工基地、林业生物质能供应基地、木材加工企业总部及木材创意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计划2020年前吸引和培育产值超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到2025年,培育产值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