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儒德
中华民族在海洋上创造过辉煌的历史,形成了先进的海洋文化,亦留下许多经典诗句和名言。如中国汉字“海”,寓意为“海洋是人类之母”;庄子在《秋水》中谈海:“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这样的宏论今人叫绝;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更是被人经常引用。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诗句名言往往被看作是古代文人舞文弄墨的自我精神抒怀,其实,仔细辨认其字里行间,古人对海洋观察的细微、描述的精确是今人所不及的,这是值得重视研究的中华古代精辟的海洋观。
然而,由于中国经历长期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在王朝御用文化中,海洋被边缘化,海洋文化被扭曲,民族海洋意识被淡化,大陆文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中华民族艰辛创建的海上丝绸之路,找不出创造者及其代表人物,我们只能在古代航路淤泥中的千万艘沉船中寻找已经失忆的蓝色文明和海上辉煌。
由于海洋文化被异化和扭曲,使得“望洋兴叹”这个原本赞美海洋浩渺无际的褒语,最后竟演变为对海洋畏惧而感到无奈的一个贬词。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写有一个著名的佛教教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也本是一个劝人为善的典故,却被异化为把海洋比作苦难与罪恶,这是对海洋的一种曲解与误导。
还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精卫填海”故事,讲的是上古神话故事。但反思“精卫填海”的主题,原本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但其载体海洋却被描绘为无端兴风作浪:无情的大浪吞没了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后来女孩变成了一只精卫鸟,与大海结下仇恨,为了为民除害和为己复仇,她决心“衔石不止,填平大海”。
故事引人入胜,看后孩子们自然会同情精卫、钦佩精卫,称她为“誓鸟”志鸟”,但此文也在孩子心中埋下了一种“仇海”情节,这是有悖当前培育亲海意识的文学作品。
此外,另一个讲课主题“以海为田”也同样混淆了“田”的真意。如用陆地思维定势,以字论事,便容易理解为围海造地,但这同古代所表达的“以海为田”的原意大相径庭。中华民族“枕陆临海”,沿海的海民数千年来“舍陆取海,以海为田”,世代居住在流动舟室中,视水为“陆”,浮生于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忽,去则难从。”他们漂泊海上,不晓农耕而善于商贩,形成独特的海洋社会。宋元以来,海民们一直将出海贸易视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渔民、造船,加上种种海上服务,可以说是大海养活了沿海居民。
所以,“以海为田”,本是一种广义的海洋意识和行为方式,泛指古人的海洋活动,包括海洋交通、海洋捕捞和海上贸易。明代福建巡按陈子贞曾言:“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另一巡抚南居益也说:“海上之民,以海为田,大者为商,贩于东西洋,其次则捕鱼。”清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闽地斥卤硗确,田不供食,以海为生,以洋舶为家者,十而九也。”凤凰卫视《纵横中国》的福建特辑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不是有数千年农耕文明和内陆文明作羁绊、拖后腿,而任由福建人那种崇拜海洋、勇于漂洋过海打拼的创业精神充分发挥的话,今天的中国绝对是海洋强国!”
可见,“以海为田”不是农耕方式向海洋的延伸,非进行围海造田之意,而是指沿海居民随着资源迁徙,进行商业航行,担负水上运输、贸易交流的使命,为开辟、延续“海上丝绸之路”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弄清“以海为田”的真实内涵,拨正海洋文化主流,是海洋文化研究思维方式的调整,对实现学术思想的转换、发挥海洋教育的正能量,都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实施海洋教育,讲好海洋故事,使国民真实了解海洋和知道中国海洋发展历史,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海洋强国梦”注入精神动力、凝聚人心力量、改善舆论环境,进而融入世界潮流。
人类对海洋的认知经历了惧海、斗海、探海阶段,现在步入了亲海时代。中国创导建设“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实为中国的新海洋观。在目前开展海洋教育中,必须注意正面宣传海洋,培育亲海意识,慎用可能误导海洋认知的内容和观点,以发挥海洋教育的正能量。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