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派记者田小明报道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自北京时间1月9日20时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区域正式开工建设以来进展顺利。截至1月11日,昆仑站地基已经完成,15个地基底座、14根钢结构立柱及两根横梁已安装到位。
昆仑站是完全建在冰雪之上的南极科考站,它的地基实际上是在雪面上完成,因此基础工作是建站的第一个难点。内陆队到达冰穹A后,随即开始昆仑站站区地基施工。施工人员在预留出未来的深冰芯钻探作业区后,先是铲除冰盖表层松软的积雪,露出冰面后,采用雪地车来回碾压并逐步回填积雪的办法,夯实站区地基。开工建设前,内陆队举行了昆仑站开工仪式,28名队员在奠基碑上签名留念并共同为昆仑站奠基。考虑到南极特殊的极寒天气给施工造成的困难,昆仑站主体钢结构都在国内提前组装完成。另据专家介绍,昆仑站冰芯作业区的冰体厚度超过了3000米,这为未来的冰穹A深冰芯钻探计划获取古老深冰芯、研究120万年前的古气候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几天来,虽说冰穹A的天气以晴天为主,但摄氏零下30度至零下40度的低温环境还是给内陆队施工和考察增添了巨大的困难,加之高海拔缺氧,队员们体力消耗很大,工作环境十分艰苦。
除建设昆仑站外,进行中山站—冰穹A断面冰川学观测、冰穹A天文观测和测绘考察也是内陆队重要的工作内容。目前相关准备工作也已完成,考察工作即将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