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低空管理改革,全力实践航空报国——山东地区军民融合的通航空管信息服务站率先运行

来源:中国航空报社   发布时间:2016-01-03 13:37:56 

山东航空产业协会理事长 孙德汉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和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随着我国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空中测绘、航拍、农药喷洒等飞行作业、空中游览、商务飞行等通用航空飞行活动和低空运行需求越来越多,增长迅速,大力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截至2014年底,山东省共有机场和临时起降点16个,批准通用航空企业25家,拥有通用航空器102架,在农林作业、海上石油平台、航空培训、航拍以及执行紧急运输任务和抢险救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报道,综评2014年各地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山东省已进入全国前十名。

2014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发展战略相协调、与民用运输航空相补充的通用航空机场布局体系,拟在山东全省建设民用机场46个,其中运输机场16个,通用机场30个;同时,大力发展航空制造业,加快通用航空发展,巩固农、林航空等传统服务,积极发展应急救援、私人飞行、公务飞行、航空租赁、航空运动等新兴通用航空服务,把通用航空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事实上,早在2011年,山东航空产业协会就与中国通用航空协会、中国民航大学的专家做了山东省2012-2030年通用航空产业规划,布局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原则上一县一处。目前已建成烟台蓬莱、滨州大高、莱芜雪野、平阴孝直通用机场,筹建高青、齐河通用机场,规划在日照、青岛藏马山、威海、烟台等沿海地区建设临时起降点,以打造山东半岛黄金海岸低空旅游专线和空中巴士。同时,协会还帮助航空企业招商引资,开展航空器研发、制造、维修、博览、展销,以及航空培训等工作,并协助创办了中国空军青少年航校和青少年航空教育基地。各通用机场和起降点将与大连、天津、秦皇岛等环渤海起降点连在一起,开展通勤飞行业务,形成连接东北、华北、华东、中原地区的低空交通枢纽和海上低空旅游观光航线。

通用机场(起降点)和产业园区的建设与飞行作业、航空旅游、飞行培训、航空制造的迅速攀升,亟须构建提供航空信息情报等安全综合保障的服务体系。然而,受制于现有的空域管理体制等因素,当前的低空飞行计划申报手续烦琐,运行效率低下,通用航空“乱飞”、“黑飞”现象严重,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构建一种军民航融合、公开透明、高效顺畅的通航空管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任务相当艰巨。

201411月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后,为推进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保证低空飞行安全有序,在充分总结借鉴现有空管信息服务站试点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参与下,山东率先对较大面积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行了探索,以山东航空产业协会为创新平台,组建了军民航融合的青岛、济南通航空管信息服务站。

在上述基础上,军民航联席会议议定这两个空管信息服务站为山东区域低空飞行运营服务的唯一窗口,青岛、济南飞行管制区内的固定翼、旋转翼、三角翼、无人机、动力伞、飞艇、热气球和航模等低空飞行计划申报等相关业务均由服务站进行统一受理,军航、民航空管部门不再直接受理辖区内的飞行计划申报,而是进行监督指导。服务站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以“安全第一、热情服务、严密监控、高效顺畅”为服务宗旨,提供二十四小时值班服务,为通用航空活动提供飞行计划、航空情报、航空信息、气象情报、告警及协助救援等空中交通服务,构建安全、优质和高效的通用航空飞行空管综合保障体系,使通用航空能飞得起来、飞得顺畅、飞得安全、飞得更好。

这种运行模式有几个特点:一是实行政府主导、协会平台、军民融合、面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二是体现省市地方党委、政府对民航产业包括通用航空发展高度重视;三是山东航空产业协会作为军民融合协作的创新平台,可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军民航、通航企业、通用机场(起降点);四是市场化运作,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和各类资源,国企民企参与,有资金支持,有设备支撑,产权明晰,运行保障有力;五是企业化管理,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办事,依法按规运行,以提高效率与效益,人员不存在编制制约等问题。

青岛、济南空管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服务站将在国家空管委、民航局等的指导下,在军民融合的协会平台上,依法按规,实施运行、调度、整改、提高,同时协调工商、公安等部门严查违章,杜绝“黑飞”,保障空防和飞行安全,确保服务高效顺畅。根据军民航总体部署和指导,如有可能,拟在山东以外省市规划布点建设服务站;考虑华东(山东)与东北(辽宁)的结合点,拟在大连建一服务站,并与东北地区低空管理连接。各服务站运行后,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将探讨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进行连锁建设和连锁服务试点。

此外,为推动通用航空依法按规、安全运行和健康快速发展,山东航空产业协会正着力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协调相关部门起草山东省通用航空法规和行业管理发展意见;二是联合有关单位试点建设通用航空安全复训中心;三是协助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建设山东半岛通用机场和沿海地区临时起降点,绘制低空飞行图,建设ADS-B及二次雷达系统等基础设施;四是试点探索无人机行业管理办法;五是积极引进通用航空器研发与制造项目;六是继续创新中国青少年航空教育试点并走向国际舞台,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航空机构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目前,以上工作均已取得了积极进展,效果良好。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在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国际先进经验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差距就是潜力,通用航空产业链大可有为,是新经济常态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动机”。通过军民航携手创新低空空域管理安全高效文化,创新形成通用航空产业系列规范制度,是实现通用航空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和先决条件。尽管前进道路上还有很多艰难曲折,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仍是重中之重;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重点问题,是关键的关键。“无论怎样,应抓住一两个重点,抓紧试点,先干起来”,为航空报国、航空强国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