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惨重人员伤亡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法国总统奥朗德很快宣布派遣“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开赴叙利亚近海,执行打击“伊斯兰国”恐怖势力的任务。这型法国唯一的核动力航母,再次充当了维护国家利益的“铁拳”。
■刘征鲁
为什么是“戴高乐”
法国之所以大张旗鼓地出动“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执行反恐任务,有多种考虑。其一,航母是国之重器,是在关键时刻维护国家利益的战争机器。法国出动航母更能表明坚决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决心,既能安抚国内民众愤怒情绪,也可在国际上提升国家形象,震慑恐怖分子。其二,多年的反恐战争证明,“伊斯兰国”已经在当地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和统治力。在多国围剿下,他们依然能维持生存,说明战斗力不容小觑,即使法国重拳出击,也难以迅速取胜。“戴高乐”号航母是核动力的,可在海外长期部署,这为法国的军事行动创造了条件。其三,“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拥有陆海空立体攻防能力,有完善的指挥控制系统,可为法国反恐提供强有力支持。
强大的“戴高乐”
“戴高乐”号航母标准排水量3.5万吨,满载排水量约4万吨,舰长261.5米,宽64.5米,吃水8.5米,最大航速27节,甲板面积相当于两个半足球场,最大载机约40架,可谓移动的“海上堡垒”。作为法国海军的支柱和大国地位的象征,“戴高乐”号航母配备了高度自动化的指挥控制系统和完善的电子装备,战力强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采用了核动力。“戴高乐”号可以连续5年不用更换燃料,续航能力超强。这缩小了动力系统的体积,可以搭载更多的航空燃油,提升舰载机的出动效率。
二是采用了蒸汽弹射器。法国从美国引进了两部C13-3型蒸汽弹射装置,分别布置在航母轴线甲板和斜角甲板的前端。弹射起飞有效提升了舰载机的出动效率和最大起飞重量。
三是舰载机体系完备。航母主要依靠舰载机实施远程攻击。从某种意义上说,舰载机的数量和战斗力决定了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为此,“戴高乐”号航母配备了体系完备的舰载机。
“阵风M”型舰载战斗机是“戴高乐”号的核心,拥有对空、对地和对海攻击能力,机上有多达13个武器挂架,属于3.5代舰载战斗机,性能超越美国F/A-18E/F“超级大黄蜂”和俄罗斯的苏-33舰载战斗机。除隐身性能外,很多参数优于美军最新的F-35C舰载战斗机。此外,“阵风M”舰载机已在利比亚战争中大显身手。此次打击伊斯兰国,它依然是法军倚重的空中“铁拳”。
由于航母舰载预警机装备数量少,技术密集度高,独立研制效费比实在太低。为此,法国直接从美国订购了3架E2-C“鹰眼”预警机,成为“千里眼”和“顺风耳”。
除固定翼战机外,“戴高乐”号还搭载了AS565“黑豹”反潜直升机和NH90通用直升机,分别承担海上反潜和运输、巡逻、搜救等任务。两型直升机性能先进,成熟可靠。
和美国航母类似,“戴高乐“号航母也是编队作战,其防空、反潜、反舰的任务主要由舰载机及编队舰艇执行,自身仅装备了一些自卫性质的防空武器,配备了4座8联装“紫苑-15”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和两座6联装“西北风”近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及“达盖”无源干扰系统,提供了比较可靠的防空能力。
坎坷的“戴高乐”
尽管是西方主要的工业强国,但法国在现代核动力航母的建造技术和管理使用方面与美国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戴高乐”号航母尽管集纳了法国科技的精华,动用了全国的力量,但从建造到服役却长达20多年,创造了西方国家建造水面舰艇时间最长的纪录。更令法国人懊恼的是,由于部分技术并不完善,“戴高乐”号航母屡屡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为了解决E-2C型预警机着舰降落的安全问题,在航母建成后不得不返厂把斜角飞行甲板延长了4.4米,这暴露了初始设计的缺陷。2000年,“戴高乐”号在远洋试验途中,一个螺旋桨桨叶意外脱落,坠入大西洋,让法国颜面扫地。同年,两个K-15核反应堆因冷却线路存在故障无法冷却。2010年,“戴高乐”号赴亚丁湾反海盗,出航一天后就因驱动系统故障不得不返航维修。此外,该航母还发生过方向舵震颤、核反应堆耐压壳龟裂等问题,并且发生过火灾,可谓命途多舛。
“戴高乐”的启示
当法国的海外利益受到侵害时,法国总统屡屡打出航母牌。无论是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还是现在的叙利亚内战,航母作为最有效的海外打击平台的作用毋庸置疑,这是以战略威慑为主的核潜艇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发展航母是保卫国家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从法国航母发展使用的过程看,中型航母造价并不比大型航母低多少,但后期的使用效益又明显和大型航母不在一个档次。因此,大国应该以发展大型航母为主。英国和法国合作研制的新一代航母就是大型航母,排水量均超过6万吨。
法国航母在服役过程中不时出现问题,启示我们发展航母应循序渐进,尽量使用可靠、成熟的技术。毕竟,让数万吨的航母经常维修太不划算。再者,航母需要定期维修保养,不可能一直进行作战部署。因此,大国发展航母要有大手笔,要形成多艘配合使用的局面,才能为随时维护国家利益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