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海演练看我海军训练更趋实战化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12-25 13:52:11 

■海矛

12月中旬,按照年度军事训练安排,我人民海军三大舰队在南海某海域展开实战化对抗演练。此次对抗演练尽管只有一天半的时间,但演练课目涵盖了潜舰机合同突击、航空兵对海打击、联合反潜、编队防空、反水雷、援潜救生等项目,十分紧凑,对抗激烈。对抗演练中,蓝方充分发挥己方优势,瞄准红方软肋,抢占有利态势。红方面对己方预警机被干扰、指挥舰被击中等突发情况,临“危”不乱,迅速调整部署战法,再次向蓝军出击。这种人为“设障”的方法,让红蓝双方都迅速沉入“战时”状态,在对抗中不断探索检验科学顶用的新战法。

事故潜艇的海上救生是世界性难题。俄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就是因为本国援潜救生能力不足,导致在爆炸中幸存的艇员也最终全部牺牲。因此,此次演习末期,援潜救生的课目就格外引人注目。据报道,援潜救生训练从搜索“失事”潜艇,到深潜救生艇与潜艇对接,成功转移艇员,全流程贴近实战,很好地提升了我人民海军应对相关情况的能力。

和渤海、黄海、东海相比,南海海域面积更大、水深更深,水文和气象条件更复杂,更适合组织大规模海上对抗训练活动。对抗演练期间,台风“茉莉”和因寒潮影响出现的大风浪恶劣天气,以及专门构设的复杂电磁环境让参演官兵真正体验到了战时的感觉。

近年来,我人民海军的演习训练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贴近实战,成为提升人民海军战斗力的“催化剂”,呈现出六大突出特点:一是海域越来越远,西中太平洋、南海、亚丁湾成为主要演习训练区域,一改以往主要以近海训练为主的态势;二是规模越来越大,十几艘乃至几十艘舰艇参加的演习训练屡见不鲜;三是演习课目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水面舰艇对抗外,潜舰对抗、空舰对抗、空潜对抗、潜潜对抗等更加复杂的训练项目明显增多;四是对抗越来越激烈,互不设限的“背靠背”演习成为主要样式,更能考验对抗双方的临阵应变指挥和体系作战的实战能力;五是新型主战装备成为核心,052C/ D型驱护舰、054A型护卫舰、新型潜艇、海上警戒机等频频亮相,担纲主力;六是我人民海军和外军的联合演习也越来越频繁。在互相交流经验的中,人民海军既彰显了高度自信,又提升了国际化程度。

此外,人民海军在反海盗护航、海外撤侨和赴外访问中也有优异表现,成为展示我大国形象的一张“闪亮名片”。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