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倡议:加强人才培养 促进交流合作 聚力水下文保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12-23 11:34:32
本报讯(特约记者 庞修河)近日,以“中国与东盟及其他相关国家海上传统交往、贸易、文化交流和未来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海口举行。本届论坛旨在进一步推进我国与东盟各国在海洋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探讨南海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模式及交流合作方式。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海南省文物局、省博物馆等单位在海南组织了一系列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将为今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学术研究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但也暴露出我国从事文物保护尤其是水下文物保护工作的人才较少,不足以应对当前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工作迫切需要等问题。与会专家建议,可在海南专门成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聚力推动海南乃至全国水下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修复工作。
本次论坛上还发布了《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倡议书》。来自中国、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英国、肯尼亚等国的65位文物方面的专家共同倡议各相关国家和地区在考古调查与研究、人员培训与交流、修复保护、展览展示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共同促进对海上丝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共同建立一个开放性交流与合作平台,实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实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的机制化。各相关国家和地区应共同防范、共同抵制、共同打击非法占有或破坏水下文化遗产的行为。
论坛期间,主办方还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了《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