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12月3日刊文称,巴基斯坦海军虽仍对印度存有威胁,但来自海上的恐怖袭击和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行动已经成为印度的心头之患。为此,莫迪政府制定了新的海洋计划,从六方面加强印度的海洋战略。
第一,宣布印度洋的主导地位,将印度洋划为印度毗邻并延伸的势力范围和对外政策的重点。2015年莫迪提出的印度洋战略框架包括保卫印度海洋领土和利益,加深海上邻国的经济和安全合作,推动针对和平与安全的集体行动,并寻求可持续发展,推动合作和地区一体化。
第二,确保海域感知能力。作为建立覆盖印度洋海域感知网络项目的一部分,印度将在塞舌尔群岛建立8套海岸监视雷达系统,另外在毛里求斯、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还将建立24套。
第三,成为印度洋岛国的安全供应者。印度不仅向邻国出售巡洋舰,海上巡逻机和海警船,还提供海岛基础建设投资。2013年印度同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签署了三边海洋安全协议,聚焦反恐、情报分享和海上非法活动等方面的合作。
第四,加强海洋安全合作,抵制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印美签署的十年防卫框架协议将加强两国航母技术合作。印度还同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保持海军合作。印度还希望加强对地区安全结构的影响力,发展海军,加强威慑力,聚焦冲突和海岸近海安全,并通过印美协议支持南海航行自由,营造积极的海洋安全环境。
第五,限制与中国的海洋合作。莫迪政府对一带一路的战略意图保持怀疑,未来仍将同中国就海洋安全合作,但合作有限。
第六,扩大舰队数量,预计在未来十年内拥有200艘战舰。
然而,印度目前的能力仍与该海洋战略存在差距。战舰老化、造舰成本大且进度拖延,缺乏持续的部署能力都是问题。为确保有效的海域感知力,印度需要与马尔代夫改善关系。此外,对那些与中国有紧密经贸联系的岛国,印度需加强安全合作。
决定未来印度抵抗中国海军影响力的要素有三:一是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三军指挥部海军力量建设;二是重启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四方海上演习;三是向越南出售“布拉莫斯”反舰导弹。(文章来源:瞭望智库)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