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 加快培育海洋经济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本报讯(特派记者 吴琼)
据本次南极考察队大洋队队长、中国海洋大学高级工程师矫玉田介绍,Argo浮标有“水下滑翔机”之称,是测量不同深度海水温度和盐度信息的先进观测手段。相比传统的测量方式,它可以长期随流漂移、自动观测和实时连续回传数据,能够便捷、精确地获取更多数据。
矫玉田说,浮标带有预定的电脑程序,在被投放入海后,将下潜至0米~2000米深度的海域,自动观测和记录海洋的温度、盐度和压力数据,然后定期浮出海面向卫星上传数据,使用期限可达两年。
此次投放浮标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绕极流区的子午向环流的变化及其气候效应”项目的重要部分,将丰富我国在西风带海域的海洋观测数据,为南极绕极流区环流的平衡态和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报讯(特约记者 庞修河)
会议听取了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及“十三五”规划汇报,听取了各有关部门、地区、企业和专家对海南省“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去年海南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94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9%,“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3.6%。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日益增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海洋综合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海洋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海南海洋经济在发展规模、科技含量、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海洋经济培育成为海南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是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壮大12个重点产业的重要抓手。省内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把海洋经济摆上重要议题,抓住“一带一路”、多规合一、三沙设市等重要机遇,发挥海南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在全国率先建成海洋强省,在推进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会议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海洋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重点做好海洋旅游、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物流运输、海洋现代服务、海洋信息、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海洋装备制造等10个领域的文章,谋划生成一大批项目。各级各部门要增强海洋意识,加强对海洋经济工作的领导,抓好陆海统筹;注重项目带动,把相关规划落到实处;加快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合作区、海洋服务保障基地、海洋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和海洋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推动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三沙市规划和建设国际旅游岛优惠政策,促进海洋文化普及,维护好国家海洋权益,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从而探讨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