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防范核辐射势在必行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12-23 11:37:01 

2011311,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后发生的福岛核事故更是引发各方关注,核辐射由此成为太平洋沿岸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今4年多过去了,核辐射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研究现状如何?未来研究方向是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国际原子能机构项目协调员、技术合作专家罗恩·希姆恰克教授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张玉生研究员。

本报记者 周超

实习记者 陈君怡

日本近岸核辐射影响仍然存在

罗恩·希姆恰克是应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北太平洋放射性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组的邀请,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该工作组举办的“北太平洋放射性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讨会”。

谈及核辐射是否仍然是北太平洋海洋环境的威胁因素,罗恩·希姆恰克表示:“我们已经就这个问题研究了4年,涉及22个国家,目前只有日本近岸海域发现了核辐射产生的影响。”。

罗恩·希姆恰克介绍,在日本近岸海域,他们的研究发现核辐射会延缓鱼类的生长,并影响其繁殖力。“我们在当地海域的鱼类及虾等海洋生物体内,检查出很高的放射性,这是我们目前监测到的核辐射给海洋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罗恩·希姆恰克说。

在海水监测方面,据罗恩·希姆恰克介绍,本次年会上,来自加拿大的科学家报告称已经在加拿大海域海水中监测到了福岛核事故放射性核素的信号。但同时表示,由于放射性核素含量很低,并不会影响到当地的鱼类和居民。

核监测推动核辐射研究发展

福岛核事故后,北太平洋沿岸各国都加强了对海水的核辐射监测,这在客观上强化了国际社会在核辐射对海洋影响方面的研究。

罗恩·希姆恰克介绍,在对福岛核污水的监测中,科学家对海水运动模式的认识和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中国近海的海水通过海水运动到达太平洋东岸可能需要7年的时间,但通过对福岛核污水的监测,我们发现其实只需要3年。”罗恩·希姆恰克说。

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前,各国科学家在核辐射对于人类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较为深厚,但是对核辐射对于海洋的影响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由于之前没有发生过类似事故,很多国家并没有研究这个领域的技术、设备以及知识储备。”罗恩·希姆恰克说。

福岛核事故之后,国际上核辐射研究方向发生了重要转变。“过去,我们研究的重点在人类,认为只要保护了人类,那么就等于保护了其他生物。现在,我们的理念发生了转变。我们认为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重要,我们必须先保护环境,然后人类才能受到保护。”罗恩·希姆恰克说。

呼吁加强核辐射对海洋生物影响研究

罗恩·希姆恰克介绍,很多国家目前都在研究新的海洋领域放射性检测技术,希望能更精确、更快速地检测到更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现在我们可以在一天内得到检测结果。在影响研究方面,据我了解,澳大利亚与美国、英国正在进行合作,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罗恩·希姆恰克说。

而在PICES框架下,201210月由中国发起并成立的“北太平洋放射性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组,有力地推动了福岛核事故后北太平洋地区核辐射监测与评估的发展,得到了PICES各成员国的积极响应。

该工作组联合主席张玉生说。“目前,中国在放射性对海洋环境影响方面,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在工作组中也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刚刚结束的PICES2015年会期间,工作组举办了北太平洋放射性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讨会和工作组会议。”

作为新兴的清洁能源,核能是理想的煤炭及石油替代能源。在亚洲,核能作为新能源正在不断发展。相关报告显示,10年后亚洲预计将建造100座左右的核电站,其中大多数位于沿海地区。

罗恩·希姆恰克认为,既然发展核能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那么各国今后必须加强核辐射对于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才能防患于未然。”罗恩·希姆恰克说。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