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未来的蓝色“支点” 解读山东潍坊渔港(上)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饱含哲理的话深刻阐明了杠杆和支点的作用,有了坚实的支点,杠杆就能爆发出令人惊叹的力量。
支撑可持续发展,滨海以潍坊港、潍坊渔港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支点,充分发挥海洋经济杠杆作用,全力聚集海洋产业力量,为加快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且崭新的战略空间,积蓄起持续发展的恒动力。
补足短板
建设现代化海洋渔港
走向海洋、认识海洋、利用海洋是支撑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面对“一带一路”、沿海经济带、环渤海、“蓝黄”等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滨海区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全面推进海洋开发利用,加快渔业转型升级,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但有一种尴尬和无奈也困扰了滨海人多年,那就是当地一直没有外海渔港,“有渔无港”的局面成为制约滨海现代渔业等海洋经济发展的短板。
为补上这块短板,滨海规划建设了由“龙威渔港、海恒威渔港、中心渔港”三大港区共同组成的潍坊渔港。
渔港规划功能齐全,全部完工后将形成包括渔业作业区、船舶维修保养区、海产品精深加工区、水产品交易区、冷藏加工及仓储区、休闲渔业区在内的渔港经济园区,具备渔船停泊、修造船、渔港综合服务、水产物流、休闲旅游等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渔港建设,滨海正在全力突破。预计到2016年,将建成3000米码头岸线、10万吨级冷库、水产品交易市场和相关配套设施。到“十三五”末,潍坊渔港将成为拥有渔业码头岸线5000米,年卸货能力20万吨;货运码头岸线4000米,5000吨级泊位20个、万吨级泊位5个;游艇码头岸线3000米,200个泊位的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容量最大的现代化渔港之一,成为环渤海地区渔业生产集中地、渔货交易集散地和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节点。
随着潍坊渔港各项目建设的展开及完成,一个现代化大型海洋渔港在优化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布局、加快海上粮仓建设、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推进蓝黄“两区”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愈加强大。
支撑发展
打造现代化渔港经济区
当前,新一轮发展机遇已经到来,也预示着新一轮竞争正在开始。谁能抢先打造培育新的发展高地,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中抢得更多资源。
在渔港建设上,滨海通过整合资源,集中连片开发渔业服务、水产品交易、休闲旅游、海洋运输等相关产业,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品质高端的现代海洋渔业聚集区,实现传统渔业等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新发展,为培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海洋文化提供有力支撑。
滨海对渔港建设进行了科学的规划:一是打造食品港和仓储物流基地,与“中国食品谷”联动发展,重点发展冷链物流和农渔产品加工、物流、贸易,培育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食品产业基地。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港口岸线和渔盐文化资源,建设海上休闲、垂钓、亲海近海产业等海洋文化产业基地和休闲体验基地。
“对于海洋渔业产业来说,冷链太重要了。”龙威渔港工程项目部负责人袁洪九介绍说,新鲜的海产品对捕捞、运输、加工、储存等都有很高的要求,等渔港冷链物流基地和交易中心建好后,海鲜一上岸就能进行加工储存,可最大限度保持新鲜度和营养,是拉长海洋渔业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在王修东看来,这个场景恰恰是大型渔港对海洋产业及人力资源极具吸引力的一个具体表现。他认为,潍坊渔港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我市北部海域渔业生产及避风条件,可吸引更多渔船进港停泊、装卸、交易、补给,更多渔民上岸留驻,对促进渔业经济繁荣,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海洋旅游资源等具有积极作用。
对此,滨海规划建设了北海渔民新村,制定出台了《关于渔民入住落户渔民新村扶持政策实施意见》,凡在滨海落户的渔民,均可免费在新村获得土地建设住宅,并可享受滨海免费教育、免费公交、免费直饮水等福利政策。
“渔船来了,渔货就来了;渔货来了,游客就来了,经营的客商就来了,就会更繁荣。”在海恒威渔港,蓝色畅想休闲渔业有限公司经理王雷正在督促施工部门加快建设这个当前全省单体量最大的渔港,全部完工后能够停靠1500条渔船。
他告诉记者,渔港将不再是单纯的渔船驻地,而是聚集渔业服务、水产交易、海洋运输、休闲旅游等多个海洋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的渔港、食品港、旅游港和商业港,是渔港经济区。
面向未来
双港联动撬起广阔空间
以港口突破带动滨海新突破,全新的港口发展布局正在加速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潍坊渔港纳入潍坊港整体规划,形成了“双港联动”的大港口格局。
新的潍坊港总体规划中,以“一干三支”布局航道,航道码头规划等级最高10万吨级,可建设泊位291个,总吞吐能力3.8亿吨。港口经济区产业规划按“3810”规模实施,即3000亿元人民币总产值、8大产业集群、10大功能区。
一体规划发展,为潍坊港、潍坊渔港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更科学宏大的布局和发展动力,夯实了更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向南,是广阔的山东腹地,可直接带动本地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渔业经济发展;向东、向北,可成为环渤海区域以及南方城市的货物物流聚集地;向西,可沿小清河直接连通省会城市群。
作为从济南乘船一路入海的重要航道,小清河的复航对省会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整治,尽快恢复小清河内河航运。潍坊渔港与小清河入海口遥相呼应,是距小清河最近的海港。双港联动,河海联运,这里将成为连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与蓝黄“两区”、环渤海区域的重要纽带和货物物流聚集地。再辅以山东高速物流园、海关监管区、潍坊机场、疏港铁路等项目,实现海陆空物流结合,可辐射整个环渤海及东北亚。
港口建设,还直接带动了造船业等先进制造业发展,以港口裂变带动产业聚变,依港而兴的海洋动力、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在滨海风生水起。
“双港”驱动,潜力无限。以潍坊港、潍坊渔港为窗口,滨海加快融入环渤海、东北亚等大区域发展,与世界各地交往相通、经济相连,让撬动未来的蓝色支点更加坚实。记者 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