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的航行自由行动将引发中国最高领导层面临无法忽视的国内压力。对大部分中国公民而言,南中国海岛屿不仅是主权领土,还是中国民族尊严及其正在进行中的“结束百年国耻”的斗争的象征。美国战舰扰乱中国新设施的图片将因此引发作出坚决回应的民族主义呼吁。由于领导层在面临中国经济放缓的时候,日益依赖大众民族主义以支撑政权的安全,此类呼吁将有可能会得到北京的关注。
文章称,在军事方面也是同样,强势的美国行动将加强强硬路线者的影响,这些强硬路线者已经呼吁北京在南中国海建立防控识别区。这将有可能令军用飞机和大炮永久驻扎在这些岛屿上,并前沿部署军舰等。
北京也许可能计划军事化这些岛屿。然而,即便是这样,强势的航行自由行动仍将不必要地给予北京采取行动的借口。
文章认为,华盛顿强势地精心策划地区协议将加强中国有关美国干预的看法。但是这样就将令北京变为一个更加好斗且不愿配合的外交伙伴。
文章称,采取自愿国家组成的联盟的方式制定南中国海规则还将削弱任何协议的合法性,为北京提供一个无视结果的借口。当然,这取决于哪些国家实际上愿意签约。举例而言,如果除了中国的盟友——柬埔寨、老挝以及缅甸——所有的东盟国家都参与,那么协议将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外交合法性,不过这仍将遭到北京的反对。
然而,这不大可能发生。远不清楚像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甚至是新加坡这样的谨慎国家是否将接受不仅将中国遗留在外,而且缺少在政治上十分重要的东盟共识的这种协议。
此外,尽管有时会有言辞上的挑战,大部分东盟国家有可能不愿签署一项措辞强硬的单边行为准则,因为担心北京可能会实施的经济惩罚措施。
文章称,华盛顿的强势举措将有可能只会形成一个不完全的联盟,这个联盟的行为准则要么会很没什么效力,要么会受到北京的蔑视,要么二者皆有。这个过程可能会进一步损害东盟的团结,而且仍将没有执行该协议的切实可行的方式。
文章称,针对中国在南中国海挑衅行为精心制定一个有效的回应是困难且十分令人沮丧的任务。但令北京变得更加大胆或引发地区紧张局势的强势政策是处理目前的挑战的适得其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