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霞浦县:“洋渔民”渔排晒海带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8-03 08:04:5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汉语桥”我与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大 型互动节目《“汉语桥”我与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将继续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此番外国友人走进有“海上威尼斯”之称的“最美渔村”福建省霞浦县东安 岛。8位外国留学生与8户渔民在“渔排”上一起生活、共同劳作,深入了解中国近海渔民的生存现状,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叶兆康今 年60岁,他养鱼已经十七八年,主要养殖黄花鱼和海参,年收入四五十万元。节目录制期间,留学生们与叶兆康和他的乡亲们一同动手喂鱼、晒海带、住在渔排 上,真真切切做了一次“洋渔民”。正值海带收获的季节,只要天气预报报道第二天是大晴天,渔民就要连夜收海带,并在第二天白天借着日头晒干,工作长达18 小时。有时收完海带赶上阴天,不能及时晒干,这批海带就会坏掉。来自罗马尼亚的马兰特别喜欢吃海带,来东安岛之前,她以为海带只需要从海里抓出来,然后切 成丝就能变成一盘香喷喷的美味。结果真正晒海带的时候才发现,要把那些非常大非常沉的海带晒干并不容易。“首先要把它们放在地上,每一叶都要展开,然后在 太阳下曝晒,这样海带才不会发霉。”

此外,对于新西兰选手罗斯文而言,在狭窄的鱼排上拉着重重的海带走路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容易失去平衡,感觉不是很安全。”来自俄罗斯的爱文觉得在阳光下晒海带“自己都要被烤熟了”,几个小时下来,他的脖颈都被晒伤了,真心体会到了渔民们的不易。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