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惊现野生中华鲟幼鱼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23 11:56:58 

4月16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长江口长兴岛东北侧部、长江大桥以东3.5公里处监测到一尾体长10厘米的野生中华鲟幼鱼。昨天,青年报记者联系到研究所副所长庄平。他透露说,捕到这头幼鱼时,它还活着,但因为受了伤,养了3天就死去了。

“我们已经整整2年没发现中华鲟了,它将成为我们研究中华鲟的重要标本。”庄所长介绍说,发现中华鲟幼鱼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但谈及中华鲟的保护,庄所长又陷入了沉思,“保护大的种群,需要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好起来。”

庄 所长表示,野生中华鲟幼鱼的重大发现预示二种可能,一是,尽管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遭受破坏,2013年和2014年连续2年没有产卵活动,但2014年 在远离葛洲坝原产卵场下游的某一江段可能有新的产卵场出现;二是,在葛洲坝原产卵场的产卵时间大幅变动了。总之,中华鲟这一宝贵物种又有了可以延续的希 望。

经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的鉴定,收集到的中华鲟幼鱼为2014年秋天产卵繁殖的。往年上游秋季繁殖的 中华鲟幼鱼洄游到达长江口的最早时间通常在次年5月中上旬,这次监测到的时间在4月中旬,提前了约1个月。往年洄游到长江口的中华鲟幼鱼体长在15厘米左 右,这次监测到的幼鱼仅10厘米。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如果形成了新的产卵场,那么产卵场距离长江口更近;如果在原来的产卵场繁殖,那么产卵时间大大改 变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