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岛1号”通过全国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成为国内首例人工选育快速生长刺参新品种

来源: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04-10 14:38:38 

日前,由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与多家单位联合培育的刺参新品种“崆峒岛1号”通过全国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刺参养殖有史以来首例采用人工选育方法获得的快速生长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刺参养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刺参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产值最高的单品种经济种类之一,其养殖产业在沿海渔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全国刺参产量达到19.37万吨,仅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1.11%;而其产值却达213.07亿元,占海水养殖总产值的8.18%。目前养殖规模已达数百万亩,为沿海经济结构调整和渔民就业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近年刺参养殖逐渐显露出自然种群种质优劣混杂、苗种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种质问题成为制约刺参产业发展的瓶颈。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等单位研究人员自2000年起,以刺参快速生长性状为主要选育目标,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进行刺参“崆峒岛1号”新品种的定向继代选育,至今已连续进行了4代群体定向选育,最终培育出生长快、个体规格相对均匀的刺参优良品系——刺参“崆峒岛1号”。在刺参快速生长性状继代选育进程中,课题组还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辅助传统的育种方式,建立起刺参人工选育技术体系、良种群系维持技术体系和优良性状辅助评价技术。曾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多项发明专利。先后在烟台、威海、东营等刺参主要产区进行了刺参中试养殖,期间累计生产优质苗种3000多万头,养成367万头,累计养殖面积1020亩,平均亩产达210Kg,产量到达180809Kg,新增产值766万元,取得了良好的中试效果,为当地的刺参养殖产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崆峒岛1号”的进一步推广将有效提高我省刺参良种覆盖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