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元/斤,扬州价高无鱼 长江口刀鱼价跌至500元/斤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23 12:42:49 

长江刀鱼开捕已半个多月,但长江扬州段的大多数渔民依然在观望。不过,也有少数渔民出江“尝鲜”,2两以上的刀鱼在本地能卖到3500元/斤。不过,长江口刀鱼已掉价,2两以上的刀鱼最低只卖到500元/斤,而在往年,同样大小的刀鱼曾卖过8000元/斤的“天价”。

有价无鱼

目前本地刀鱼数量极少

邗江区瓜洲渔业村,渔民王明宏依然在家忙活,3月5日长江扬州段开捕以来,他没出去弄过刀鱼,“出去要运气好,一天才能弄条把条,不划算。”

王明宏说,其实现在扬州本地刀鱼价格很高,“有个别渔民隔三岔五出去弄过,2两以上能卖到3500元一斤,但数量极少,基本是有价没鱼。”

随着气温上升,长江扬州段渔民已经做好准备,“也就在这个几天,我们就会拍档出去弄刀鱼了。”渔民文成龙说。

身价大跌

8000元/斤掉至500元/斤

江都区邵伯镇东风渔业村渔民常年在长江口捕捞刀鱼。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上在长江口和南通捕捞刀鱼的渔业村渔民。

在长江口捕捞刀鱼的陈师傅说,眼下刀鱼量还可以,“一天能捕捞4-5斤刀鱼,2两以上和2两以下的大致各占一半。”

不过,长江口刀鱼价格降了许多,“3月上旬,2两以上刀鱼还能卖到2000元一斤,但现在最低只能卖到500元一斤了。2两以下最低只有200元一斤。”

而在南通捕捞刀鱼的孔庆国说,他一天可以弄2斤多刀鱼,“南通刀鱼价格比长江口稍微高一点,2两以上的1300元一斤,2两以下的最低300元一斤。”

孔庆国回忆,往年在长江口捕鱼时,2两以上的刀鱼曾卖过8000元一斤的“天价”,“那时有人买刀鱼,大都是请客吃饭。”不过,随着公款消费的禁止,刀鱼价格持续下降,“2两以下的刀鱼,到清明后只有百把块一斤,1两以下的甚至只有几十块一斤。这样的价格,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得起。”

数量骤减

刀鱼洄游之路“关卡重重”

刀鱼平时栖息于近海,每年2月份开始分批从海洋进入长江,上溯至产卵场进行繁殖,形成一年一度的刀鱼汛期,民间素有“清明前鱼骨软如棉,清明后鱼骨硬如铁”的说法。

不过,随着刀鱼种群数量的快速下降,刀鱼已连续多年没有在4月份之前形成过渔汛。并且,洄游到长江的刀鱼个体年龄、大小也在减小。上世纪70年代,刀鱼每年2月开始形成渔汛,3月中旬成汛达到高峰,成汛时间约20天;刀鱼种群中3-4龄个体占80%以上,平均体长超过30厘米;最高年产量达3945吨。但近年来,渔汛形成推迟到4月上中旬,成汛时间缩短到3-5天,甚至不再有明显的渔汛;刀鱼种群以1-2龄个体为主,3龄以上者已属少见;平均体长在20厘米以下。

渔政人员介绍,刀鱼捕捞力度一直都非常大,刀鱼从长江口洄游到产卵场,沿途要经过“重重关卡”,“过去,人们捕捞刀鱼基本靠人力,网小网少,但现在捕捞都是靠机械,一条船可以拉大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网,而且是深水张网,这让刀鱼很难洄游到上游产卵。”

难自我复壮

水体污染物影响刀鱼繁殖能力

刀鱼亲体原可以洄游到高宝邵伯湖、洪泽湖、骆马湖,但因沿途闸坝阻隔,这些生殖洄游通道大部分都消失了,产卵场、索饵场、栖息地也纷纷遭到破坏,这直接导致了刀鱼种群数量的急降。长江水利设施也缩短了刀鱼的洄游“旅程”,原本长达近千公里的洄游路程,被缩短至现在的近百公里或几十公里,这不利于刀鱼种群的自我复壮。

此外,工农业废水、机动船油烃类、生活污水、含磷合成洗涤剂等进入水体,而这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刀鱼体内累积,会侵害刀鱼生殖腺,从而影响刀鱼的繁殖能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