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论文揭示海洋作用加剧南极冰架崩解和消退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12-23 12:00:05
本网讯 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程晓教授带领的极地遥感团队近日首次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揭示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驱动冰架减退的机制。据悉,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关于整个南极大陆冰架变化研究成果的论文。
南极冰盖平均厚度达2000米,在重力作用下,冰从南极内陆高原向海岸缓缓流动,伸向海面的部分成为冰架。程晓介绍说,冰架有助于抑制内陆冰盖物质的流失。因此,如果冰架发生大规模崩解和底部消融,将会导致海平面快速上升。可以说,南极冰架的“健康”状况在南极冰盖物质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前,由于数据量巨大,从未有研究人员对全南极范围内冰架的崩解量进行过直接测量。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程晓团队收集了2005年~2011年南极洲外围地区逾万幅雷达卫星影像资料。利用这些卫星图像,他们首次精确测量了环绕整个南极海岸线崩解出的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冰山和所有冰架的“健康”状况。通过估算和分析首次发现,由于崩解导致的冰架净物质损耗量,与由底部消融导致的冰架净物质损耗量相当。
“我们发现南极大陆周围一些大冰架在缓慢增长的同时,许多尺度较小的冰架崩解加剧,正快速萎缩,这些频繁发生崩解的冰架同时也在变薄。”程晓说,“这个发现意味着,冰架崩解是被科学界忽视了的冰架物质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人们认为在海水消融作用下,南极冰架还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事实上,这种海洋的强迫作用对冰架崩解的影响,比人们的估计更加显著。研究揭示,在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驱动南极冰架变薄,并由此加剧冰架的崩解和消退。这表明在气候变化下,海洋作用对南极冰架的崩解起着越来越令人担忧的推波助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