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eaC.com
1 、什么叫海洋?世界海洋有多大? 海洋是指地球上广大而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体,总面积约为 3 . 6 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0 %。
2 、什么叫海?什么叫洋? 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叫洋,边缘附属部分称海。海与洋之间彼此通连,共同形成世界统一的海洋整体。
3 、海与洋有何区别? 大洋的面积大,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89 %,海的面积小,只占海洋总面积的 11% ;大洋深度大,平均水深一般都在 3000 米 以上,海的水深平均较浅,一般在 2000 米 以下;大洋有独立的洋流和潮汐系统,海则受大洋流系和潮汐的支配;大洋离陆地较远,受陆地影响小,水温、盐度等要素比较稳定,海水的透明度大;海与陆地接边,受大陆影响大,海洋要素随季节变化大,海水透明度较差。
4 、什么是海湾? 伸入大陆,深度逐渐变浅的水域称为海湾。深入大陆的最远处称为湾顶,与外海相通的地方称湾口,湾口两岸海角间的连线为海湾与外海的分界线。
5 、什么是海岸线? 海洋与陆地的交界线。
6 、什么是海岸带? 自岸线向陆地延伸 10 公里 ,向海延伸至水深 15 米 等深线的区域范围。
7 、什么是潮汐? 海水呈周期性涨落的现象称为潮汐。
8 、什么是海底隧道? 在海底以下,连接两端陆地的通道称为海底隧道。
9 、什么是海平面? 海平面是反映海面高度变化的多年平均值。
10 、什么是大陆架? 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称为大陆架,即从海岸线开始向海延伸,到坡度由缓至陡峻的陆架破折处。
11 、什么是近海工程? 为海洋开发的需要,在 2000 米 水深以内的近海所建造的各种设施和装置。
12 、什么是内海? 内海是指一个国家领海基线向内一侧的全部海域。
13 、什么是公海? 公海是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并对所有国家开放的海域。
14 、什么是滨海湿地? 是指低潮时水深浅于 六米 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湿地带,包括水深不超过 六米 的永久性水域、潮间带(或洪泛地带)和沿海低地等。
15 、什么是湾流? 湾流不是一股普通的海流,而是世界上第一大海洋暖流,亦称墨西哥湾(暖)流。湾流蕴含着巨大的热量,它所散发的热量,恐怕比全世界一年所用燃煤产生的热量还要多。
16 、什么是黑潮 黑潮是世界海洋中第二大暖流。只因海水看似蓝若靛青,所以被称为黑潮。黑潮是一支强大的海流。夏季,它的表层水温达 30℃ ,到了冬季,水温也不低于 20℃ 。
17 、什么是海洋自然保护区? 为保护濒危或珍稀海洋生物,以及海洋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遗迹等而建立的保护区。
18 、什么是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按照资源有无生命可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按照资源来源可分为来自太阳辐射的资源,来自地球本身的资源和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资源。按照能否恢复可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按照资源的属性可分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
19 、世界海洋中蕴藏有多少可被利用的资源? 全世界海洋中约 6000 亿吨的矿产资源、 1350 亿吨的石油储量、 140 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以及相当于目前全世界发电量十几倍的海洋能, 562 亿吨的海洋动物生产力,可以提供蛋白质、能源、矿产资源等人类需要的一切。
20 、海水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 海水的平均盐度 35 ,含量依次为氯化物、硫酸盐、碳酸氢盐、溴化物、硼酸盐、氟化物、钠、镁、钙、钾、锶等 11 种。
21 、什么是海洋环境? 海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水体、海底和海面上空的大气,以及同海洋密切相关,并受到海洋影响的沿岸和河口区域。
22 、什么是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物依赖于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当外界环境变化量超过生物群落的忍受限度,就要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23 、什么是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海洋空间范围内,海洋生物和非生物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而在一定空间的各种海洋生物的总和又称为海洋生物群落,因而海洋生态系统可以概括为海洋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综合体。不同层次的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是维护整个海洋生态平衡的关键。
24 、什么是海洋环境保护 ? 海洋环境保护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海洋生态平衡的要求制定的有关法规,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调整海洋开发和环境生态间的关系,以达到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目的。
25 、海洋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们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没有考虑海洋 环境的承受能力,低估了自然界的反作用,使海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首先是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其次是某些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建设,给海洋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第三是对水产资源的滥捕,对红树林、珊瑚礁的乱伐乱采,也危及到生态平衡。
26 、什么是海洋污染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 。这些废弃物的绝大部分最终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海洋。当这些废物和污水的排放量达到一定的限度,海洋便受到了污染。诸如海洋油污染、海洋重金属污染、海洋热污染、海洋放射性污染等等。受到污染的海域,会造成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人类的海洋生产活动、损害海水使用质量、造成优美环境的破坏等。
27 、海洋污染有哪些特点 ?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的特点:
一是污染源广,不仅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而且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都将汇入海洋。
二是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不可能像大气和江河那样,通过一次暴雨或一个汛期,使污染物转移或消除;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
三是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污染了,往往会扩散到周边,甚至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
四是防治难、危害大。海洋污染有很长和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大,造成的危害会影响到各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彻底清除干净。
28 、海洋污染物是如何分类的 ? 污染海洋的物质众多,按污染物的性质和毒性,以及对海洋环境危害方式,大体可以把污染物分成以下几类: 一是营养盐类和有机物质,如工业排出的纤维素、糖醛、油脂等,生 活污水中的粪便、洗涤剂和食物残渣等。 二是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大多是由陆地废弃物携带进入海洋的。 三是重金属和酸碱类物质,主要有汞、铜、锌、钴、镉、铬等重金属,以及砷、硫、磷等非金属和各种酸碱。 四是有毒化学制品,主要是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物。
29 、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哪里? 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岸活动,例如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
30 、海洋污染物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排入海洋? 海洋污染物主要通过陆上径流、风、人类排放、沿海工程建设,以及人类海上活动等途径排入海洋。
31 、什么是海洋环境 ( 质量 ) 标准 ? 海洋环境 ( 质量 ) 标准指确定和衡量海洋环境好坏的一种尺度。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一般分为三类,即海水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标准和海洋生物体残毒标准。
32 、为什么石油污染被称为海洋污染的超级杀手? 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较大的一种。由于海洋石油开发和运输迅速发展,海洋中石油溢出事件更加频繁,石油污染成为一种持续的海洋污染现象。清理石油污染的化学物质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现时影响和长期影响是:( 1 )破坏海洋生态;( 2 )危害渔业生产;( 3 )破坏海滨娱乐场所;( 4 )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33 、海洋灾害主要有哪几种? 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五种。它们主要威胁海上及海岸带,有些还危及自岸向陆广大纵深地区的城乡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4 、什么是风暴潮? 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或气象海啸。风暴潮是一种重力长波,周期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的海洋潮汐之间,振幅(即风暴潮的潮高)一般数米,最大可达二三千米。通常把风暴潮分为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如中国北方海区)和热带风暴(台风)引起的热带暴潮(如中国东南沿海)两类。
35 、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 20-50 千米;里氏震级要大于 6.5 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
36 、什么是赤潮? 赤潮是指浮游生物大量异常繁殖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天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多数具有一定颜色,如夜光藻呈红色,绿毛鞭毛藻呈绿色,硅藻多呈褐色。正常情况下,由于数量少,不易觉察。但当水体富营养化使其急剧繁殖增多时,它们便大量聚集于水面,呈块状、带状等多种形态漂浮着,使水面具有各种颜色。
37 、产生赤潮的原因有哪些? 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海洋受到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积累,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而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海水停滞、海面上空气流稳定,又是有利于赤潮生物集结的自然条件。
38 、赤潮有哪些危害? 赤潮的出现,使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一方面,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和死亡分解过程中,都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贝等缺氧窒息而死。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生物毒素,可引起鱼类病变。
39 、海洋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生生相息。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进化和繁衍提供了条件;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它在控制和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无尽的资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它为人类从事海上交通,提供经济便捷的运输途径;海洋是现代高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基地,它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提供了空间。
40 、人类与海洋的关系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人类与海洋的关系,经历了由惧海(以远古神话为代表)到赞海(以十九世纪前期的海洋诗歌为代表),又到斗海、乐海(以十九世纪的海洋小说为代表)和探海(以海洋科幻小说为代表),最后到亲海(以奥尼尔和海明威为代表)的过程。
41 、海洋资源开发包括哪些内容? 技术意义上就是开采、捕捞、加工,经济意义上开发就是收获或产出,广义上开发就是在一定时期和技术条件下,按一定社会需求和战略需求,对原位性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和对新开发或已开发的海洋资源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开发。
42 、目前海洋资源利用存在哪些问题? 1、沿海水域开发不充分,利用不够合理。 2、海洋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 3、特殊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岛屿生态环境恶化 。
43 、如何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呢? 1、海洋的开发要统筹规划与管理 。 2、加强海洋环境及资源的调查研究。 3、发展沿海水产养殖业,保护近海渔业资源,逐步发展外海与远洋渔业。 4、加强海洋环保,防止海洋污染。 5、加强海岸带、海岛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44 、什么是海洋经济? 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和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45 、现代海洋开发已形成哪些成熟的海洋产业? 在世界范围内已发展成熟的海洋产业有:海洋渔业、海水增养殖业、海水制盐及盐化工业、海洋石油工业、海洋娱乐和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砂矿开采业等。
46 、现代海洋经济强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海洋经济及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有较高的贡献率和显示度。 2、海洋经济总量居世界海洋国家前列,部分重要指标居首位。 3、积极并有能力参与国际海洋开发重大事务。 4、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海洋开发体系科学合理,海洋资源与环境为世代可持续利用。
47 、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拥有相当面积的海洋国土和依法可利用的公海区域与资源。 2、具有相对方便的海上通道,地理区位条件重要或很好。 3、海洋自然环境条件相对稳定,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巨大。 4、国民经济总体经济基础较强,具有一定规模的海洋产业基础。 5、具有较高水平和一定数量的海洋科技队伍和研究、开发能力,以及实力较强的海洋专业教育能力。
48 、从事海水养殖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1、不得毁坏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等建设海水养殖场。 2、新建、改建、扩建海水养殖场,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依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在养殖过程中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施肥、使用药物,不得造成养殖水域的污染。
49 、过度捕捞为什么会导致海洋生态破坏? 人类对某些传统经济鱼类的过度捕捞,往往导致这些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并进而导致部分非经济生物由于天敌锐减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海洋生态失去平衡,海洋环境遭到破坏。
50 、国际海洋法规有哪些? 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 1982 年 4 月 30 日 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通过, 1994 年 11 月 16 日 公约生效。 2 、《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于 1972 年在伦敦召开的关于海上倾倒废物公约的政府间会议上讨论通过, 1975 年 8 月 30 日 生效。 3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 1992 年 6 月 1 日 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 1993 年12 月29 日 正式生效。
51 、我国颁布了哪些海洋环境保护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 2002 年 1 月 1 日 起施行。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2000 年 4 月 1 日 起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 1992 年 2 月 25 日 起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1998 年 6 月 26 日 起施行。 5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2006 年 11 月 1 日 起施行。 6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期为 2001 年至 2010 年。
52 、什么是领海?领海的法律如何? 领海是沿海国陆地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过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根据《公约》的规定,一国的领海宽度不超过 12 海里 。沿海对其领海、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
53 、沿海国领海主权的内容包括哪些? 领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受国家主权的支配和管辖。此项主权的内容主要包括:
1、开发和利用领海内资源的权利; 2、国家对领海上空的专属权利,即未经沿海国家许可的外国飞机不得进入该国领海上空; 3、沿海航运及贸易权; 4、制定、颁布有关领海内航运、辑私、移民、卫生、水域保护等方面规章制度的权利; 5、刑事、民事管辖权。
54 、我国海域管辖范围有多大? 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约 300 万平方公里。我国的大陆岸线长达 18000 公里 ,岛屿 6500 多个,其中享有完全主权的领海和内水面积达 38 万平方公里。
55 、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怎样的? 在中国的“蓝色国土”中,可利用的滩涂 2.2 万平方公里 , 浅滩 12.4 万平方公里 , 宜建中等泊位的港址 160 多处;海洋生物资源 20278 种;近岸石油资源 255 亿吨,天然气资源 14 万亿立方米;海洋能源总装机容量 2l 80 万千瓦;已探明的矿产资源 65 种,还有 1500 多个海滨旅游景点资源。
56 、中国周围有哪几个海? 中国周围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深入中国大陆。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环抱,是中国的内海。它的面积为 7.7 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 18 米 ,最深达 70 米 。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是中国濒临的太平洋边缘海。黄海的面积约 38 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 44 米 ,最大深度 140 米 。东海北接黄海,西接中国大陆,面积约 77 平方公里,平均深度 370 米 ,最大深度为 2719 米 。南海是中国濒临的最大的海,面积约 350 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 1212 米 ,最大深度为 5377 米 。黄海、东海和地南海三海自然面积之和约 465 万平方公里。
57 、黄海与东海、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在哪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是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嘴与济洲岛西南角的连线;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是福建,广东的交界线经东山岛南端至台湾南端鼻头的连线。
58 、 “ 中国海 ” 指哪些海?正确的称谓是什么? “中国海”泛指中国周围濒临的海。又分“东中国海”与“南中国海”。“东中国海”就是指东海,一种说法包括黄海;“南中国海”就是指南海。这些海的正确表达法,应该根据中文版的世界地图的称谓,叫作黄海、东海和南海。
59 、中国有多少个海峡?它们位于哪里? 中国有三大海峡,即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渤海海峡。台湾海峡位于我国台湾和福建省之间,南北约 333 公里 ;面积 7.7 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 80 米 ,最大深度为 1400 米 。 琼洲海峡位于雷洲半岛与海南之间,东起海南岛北岸木栏角,西至临高角,长约 108 公里 ,最宽处 19 公里 。 渤海海峡位于辽东与山东两大半岛构成的钳形尖端之间,扼渤海进出要道,被称为 “ 京津咽喉 ” 。它北起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西南角,南止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宽 106 公里 。
60 、中国有哪十大海岛? 台湾省台湾岛, 35774.6 平方公里;海南省海南岛, 33907 平方公里;上海市崇明岛, 1110.6 平方公里;浙江省舟山岛, 476.2 平方公里;广东省东海岛, 289.5 平方公里;福建省海坛岛, 274.3 平方公里;福建省东山岛, 217.8 平方公里;浙江省玉环岛, 174.3 平方公里;香港大屿山, 141.6 平方公里;福建省金门岛, 137.9 平方公里。
61 、我国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应遵循哪些战略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行业间公平分配使用岸线、滩涂和海域,国家间公平划分海洋界并合理承担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世代间公平享有海洋的恩惠。 2 、陆海一体化原则:海洋开发以大陆为依托,陆地开发建设以海洋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食物和水等后备资源和基地,国土开发和保护必须海洋陆地统筹兼顾,同等开发条件海上优先、优惠,内陆地区有权参与海洋开发。 3 、经济效益原则:开发方式变粗型为集约型,开发手段变传统为科技进步,开发目的变产品导向为市场导向,产业结构变传统主导为高新技术产业主导,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协调统一; 4 、海洋健康原则: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平衡,防止和减少由于人为活动引以和加重海洋灾害,注重海洋国土整治,开展海洋清洁生产,合理利用海洋自净能力,维护海洋健康; 5 、开发、开发相结合原则:发挥海洋经济自身外向性和国际性特点,积极利用国际资金、技术条件,产品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占领世界海洋资源、国际海洋产品和市场等。
62 、海南岛海域管辖范围有多大?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南端,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南省管辖的海域面积约 200 万平方千米,分布着 600 余个岛、礁、滩和沙洲,海岸线长达 1811 千米 (含岛岸线),大小港湾有 84 处, -5 米 到 -10 米 等深线海域面积 2330.55 平方千米, -5 ~ -10 米 等深线海域面积为 1319 平方千米。
63 、中国管辖海域污染源有哪些? 目前中国近海日益受到城市工业废水、生物污水以及海港、船舶海上石油平台作业或事故排污的污染。重金属的污染主要见于锦州湾、辽河口、珠江口等近岸海区。重金属易在底质中蓄积,不易降解,往往被生物富集,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由于大量生活污水排入近海海域,近几年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形成 “ 赤潮 ” 。其发生的次数、规模与持续的时间有增加趋势,对渔业造成影响。
64 、如何提高民众海洋保护意识? 要制定并实施国家海洋战略,通过海洋知识的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增强公众的海洋意识,促进海洋事业的公众参与,带动全国上下海洋意识的提高和海洋新价值观的建立与发展,形成全民族关心海洋,保护海洋,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发展海洋,沿海民众协同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新局面。
65 、三亚海洋资源情况怎样?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境内海岸线长 209.1 公里 ,有大小港湾 19 个,有大小岛屿 40 个,主要岛屿 10 个。三亚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田园、风情等 10 大风景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热带海滨风景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
66 、三亚海洋资源呈现怎样的特色? 三亚的海洋资源突出表现在滨海旅游资源、珊瑚生态景观资源、海岛资源。海洋旅游主要有海湾类型和海岛类型。滨海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 3S ”景观,即阳光、沙滩、海水。珊瑚生态景观资源是中国特有的海洋旅游资源,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珊瑚生长区域成为“海底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