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这种被赋予神秘色彩的灵物,是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炫耀的珍宝,也是能治病保命的灵丹妙药。但是,海洋环境的恶化、人类的过度捕捞等,正日益给这些美丽生灵的保育工作带来诸多的困难。
古罗马人常把珊瑚枝挂在小孩的脖子上,相信这样能让孩子健康、平安地长大成人。他们甚至认为,珊瑚能够治愈妇女的不孕症。到了古罗马的鼎盛时期,人们确信珊瑚做的“狗用套圈”,可以帮助治疗狂犬病。
珊瑚源自大海,被欧洲的航海人赋予了神奇的力量。船只在海上遇到了风浪,如果侥幸脱险搁浅在珊瑚林中,船员认为是它们帮助自己消灾避难,就把珊瑚枝挂在船头。在非洲大陆的一些部落,珊瑚是献给酋长的尊贵礼物,由专人看管。负责看管珊瑚的人必须小心翼翼,因为一旦遗失,很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在中国的清代,官至二品,朝冠才能用珊瑚装饰;吉服冠只有官至一品才能用上乘珊瑚顶,二品官用花珊瑚顶,可见珊瑚在各类宝物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珊瑚除了颇受世人喜爱,在宗教界也备受推崇,相信没有一样珍宝能够像珊瑚一样同时跟佛教和基督教产生密切的关系。红珊瑚同其他6种珠宝玉石一起被誉为“佛教七宝”,虽然不同经书所译的“七宝”种类不尽相同,但红珊瑚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在藏传佛教中,教徒认为红珊瑚是象征神的珍贵宝石,他们常用红珊瑚做成神像、佛珠等来装饰寺庙和作为布道的法器。在13世纪,许多喇嘛高僧就手持红珊瑚做成的念珠,并用红珊瑚装饰寺庙中的神像,以此来衬托佛家的气氛。早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苯教是西藏地区比较流行的原始宗教,太阳神是苯教最大的神灵之一,“卐”字符是代表太阳的符号,信徒常用红珊瑚做成“卐”当作装饰物。例如藏北有一种用白色的小海螺串成的头饰叫“滚多”,这种头饰上面就有用红珊瑚做成的“卐”字符纹样,表示吉祥。
在西方,很多关于教堂的绘画中,都能看到教堂内丰富的珊瑚装饰品。在基督教文化中,红珊瑚被认为是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血蜕化而成,所以在很多西方国家,红珊瑚通常被雕刻成耶稣基督的像,以此来象征“神爱世人”。古罗马时代,十字军东征时,红珊瑚是家人赠与出征亲人的护身宝石,希望它能保佑自己的亲人平安归来。现代医学界对这种海底生物的“特异功能”的探寻,更是锲而不舍。上世纪90年代,台湾中山大学教授杜昌益在一种珊瑚中发现了抗癌物质,这种物质的作用是一般药物无法比拟的。台湾阳明大学和中山大学也联合从红珊瑚中提取了一种抗癌物质Mana-hox,这一发现很可能会改变“化疗治癌”的传统观念,科学家们相信这种抗癌物质可以直接让癌细胞由坏变好。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生物化学家们,曾经从珊瑚中分离出抗紫外线辐射的天然物质。珊瑚甚至被认为可以接骨。由于珊瑚与人体骨骼的化学成分在很多方面完全相同,显微结构也很接近,被植入人体后,在珊瑚无数的细孔内会逐渐生长出毛细血管。不过,珊瑚的硬度比真骨要差,这可能是美中不足之处。
然而,由于海洋环境的恶化、人类的过度捕捞等诸多原因,有着如此多“优秀品质”的珊瑚正面临杀身之祸。去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史以来首次把海洋珊瑚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单”,这些美丽的生物正面临着离我们远去的厄运。
古罗马人常把珊瑚枝挂在小孩的脖子上,相信这样能让孩子健康、平安地长大成人。他们甚至认为,珊瑚能够治愈妇女的不孕症。到了古罗马的鼎盛时期,人们确信珊瑚做的“狗用套圈”,可以帮助治疗狂犬病。
珊瑚源自大海,被欧洲的航海人赋予了神奇的力量。船只在海上遇到了风浪,如果侥幸脱险搁浅在珊瑚林中,船员认为是它们帮助自己消灾避难,就把珊瑚枝挂在船头。在非洲大陆的一些部落,珊瑚是献给酋长的尊贵礼物,由专人看管。负责看管珊瑚的人必须小心翼翼,因为一旦遗失,很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在中国的清代,官至二品,朝冠才能用珊瑚装饰;吉服冠只有官至一品才能用上乘珊瑚顶,二品官用花珊瑚顶,可见珊瑚在各类宝物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珊瑚除了颇受世人喜爱,在宗教界也备受推崇,相信没有一样珍宝能够像珊瑚一样同时跟佛教和基督教产生密切的关系。红珊瑚同其他6种珠宝玉石一起被誉为“佛教七宝”,虽然不同经书所译的“七宝”种类不尽相同,但红珊瑚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在藏传佛教中,教徒认为红珊瑚是象征神的珍贵宝石,他们常用红珊瑚做成神像、佛珠等来装饰寺庙和作为布道的法器。在13世纪,许多喇嘛高僧就手持红珊瑚做成的念珠,并用红珊瑚装饰寺庙中的神像,以此来衬托佛家的气氛。早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苯教是西藏地区比较流行的原始宗教,太阳神是苯教最大的神灵之一,“卐”字符是代表太阳的符号,信徒常用红珊瑚做成“卐”当作装饰物。例如藏北有一种用白色的小海螺串成的头饰叫“滚多”,这种头饰上面就有用红珊瑚做成的“卐”字符纹样,表示吉祥。
在西方,很多关于教堂的绘画中,都能看到教堂内丰富的珊瑚装饰品。在基督教文化中,红珊瑚被认为是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血蜕化而成,所以在很多西方国家,红珊瑚通常被雕刻成耶稣基督的像,以此来象征“神爱世人”。古罗马时代,十字军东征时,红珊瑚是家人赠与出征亲人的护身宝石,希望它能保佑自己的亲人平安归来。现代医学界对这种海底生物的“特异功能”的探寻,更是锲而不舍。上世纪90年代,台湾中山大学教授杜昌益在一种珊瑚中发现了抗癌物质,这种物质的作用是一般药物无法比拟的。台湾阳明大学和中山大学也联合从红珊瑚中提取了一种抗癌物质Mana-hox,这一发现很可能会改变“化疗治癌”的传统观念,科学家们相信这种抗癌物质可以直接让癌细胞由坏变好。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生物化学家们,曾经从珊瑚中分离出抗紫外线辐射的天然物质。珊瑚甚至被认为可以接骨。由于珊瑚与人体骨骼的化学成分在很多方面完全相同,显微结构也很接近,被植入人体后,在珊瑚无数的细孔内会逐渐生长出毛细血管。不过,珊瑚的硬度比真骨要差,这可能是美中不足之处。
然而,由于海洋环境的恶化、人类的过度捕捞等诸多原因,有着如此多“优秀品质”的珊瑚正面临杀身之祸。去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史以来首次把海洋珊瑚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单”,这些美丽的生物正面临着离我们远去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