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子丰收进口鱼走俏丹东品种丰富的年货海鲜敞开吃
随着春节的临近,年货市场逐渐热闹起来。海鲜作为市民餐桌的主角之一,货源种类及其价格情况越来越受市民的关注。1月20日-21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眼下正是本地野生海蛎子的丰收季节,除了本地新鲜上市的海产品,从外地引进的冰冻海鲜也品种丰富,货源充足。
今年野生海蛎子获丰收
“今年海蛎子丰收了,滩涂的石面上,密密麻麻全是。”獐岛渔民于新年对记者说,要想捕捞到质量上等的海蛎子,则需要到常年有水的滩涂,而且距离海边较远。“海滩上的海蛎子大多布满泥水,夹杂在海水和石头上,没有经验的人还真是挖不出来。”在岛上生活50多年的于新年向记者介绍,岛上滩涂面积上万亩,粗略统计,今年这里的野生海蛎子产量达到100吨左右。
记者随后走访市内几处农贸市场发现,市场上销售海蛎子的商贩随处可见,每500克价格在12-15元不等。“现在正是海蛎子肉肥味美的时候,目前销售情况不错。”一名王姓商贩一边忙着剥壳一边说。
鱼类“老三样”受宠
21日上午,记者走访几处经营海鲜的农贸市场看到,鱼类品种齐全,但多以冰冻为主。鲜货方面,主要以毛蛤蜊、扇贝、海螺等养殖贝类为主。“天气冷了,渔船出海少,即使有鲜货,一上岸就会被抢购一空,市民要想购买,除非赶个大早,否则难在市面上看到。”客来多市场李姓鱼贩说,随着春节临近,这几天销量比较好的鱼类主要是鲅鱼、刀鱼和小黄花鱼,俗称“老三样”。其中,鲅鱼多产自当地,刀鱼有当地的,也有从山东和福建外进的,小黄花鱼则有野生和养殖的。
“这三种鱼之所以受宠,除了价格相对便宜外,还与市民多年的饮食习惯有关。”家住振八街附近的盖先生说,与往年相比,鱼的价格没有多大变化,但具体到每一种,价格上又差别较大。比如鲅鱼,500克以上的和1500克以上的价格差距较大。与上月同期相比,市场上大黄花鱼由每500克18-20元上涨至20-22元,市场其它冷冻鱼、虾类价格暂时没有出现较大波动,如:带鱼每500克15-25元,牙
鲆鱼每500克20-22元。
进口鱼类逐渐走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市民认同的“老三样”,比较受宠的还包括部分高端海鲜。所谓的高端主要体现在个头和外观上,像个头较大的金鲳鱼、海捕虾及一些常规鱼类等。
一些进口的鱼类,如深海红鱼及三文鱼等也越来越受市民青睐。“像这种红鱼,个头大,外观漂亮,每斤零售价30元。”经营海鲜10年的商贩唐先生说,三文鱼更是差别巨大,雄性三文鱼每500克售价差不多是雌性三文鱼的一倍,同一种类的鱼,因外观、个头的差别,价格上也相差悬殊,而这些鱼多被买来过节走亲访友。“近几年,随着人们需求的增长,一些进口鱼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海鲜市场,占据的市场份额也逐年增加。”从事海鲜批发的孙晓玲说。
冰冻海鲜主要来自外地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冻海鲜多来自外地,也有不少进口货,本地的货源较少。”海鲜一级批发商张先生说,其中,刀鱼多来自青岛和福建;鲅鱼则以青岛为主;黄花鱼来自威海以及青岛当地。与前几年相比,年货热销的鱼种类没有变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过年气氛的带动下,部分海鲜的价格出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对于近期市场部分海产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的主要原因,市物价局综合法规科工作人员唐良说:“随着春节即将到来,节前市场对海产品的消费需求量将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由此支撑我市海产品整体价格行情看涨。另外,受当前季节性因素影响,新鲜海产品上市量相对减少,带动市场海产品整体价格走势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