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海: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直升机首次海训
“猎鹰”翱翔在南中国海
——亲历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直升机首次海上训练
“直升机起降部署!”下午14时40分,一声急促的号令在临沂舰响起。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起航后的首次直升机训练旋即展开。
出库、通电、检试……临沂舰的直升机起降平台上,空地勤人员开始了井然有序的飞行前准备。此时,海上瞬时涌浪达
“恶劣气象条件下,我们既要科学地飞,认真对各种情况进行预想预判,确保飞行安全;更要大胆地飞,利用复杂条件从难从严摔打部队!”编队指挥员姜国平说。
登上直升机,记者在地勤人员的帮助下系上安全带,耳机里传来了飞行员与塔台之间的对话。
“直升机状态正常,请示起飞!”
“可以起飞!”
15时05分,直升机旋翼开始加速旋转,机务人员撤下固定钢索,机长程文刚轻提变距杆,直升机稳稳地飞离晃动的甲板……波浪翻滚,海天一色。
10分钟后,飞行员请求下降高度,指挥所立即作出回复:“同意!”机长程文刚控制着变距杆,战术指挥长张淑军密切关注高度变化。
一个小时后,程文刚向临沂舰塔台发出了着舰请示。
超低空、低空,悬停、拉升、盘旋……直升机如一只灵巧的海燕在编队周围飞翔。
“可以着舰。”指挥台传来简短有力的指令。记者向下望去,蓝天碧海间,长达100多米的钢铁战舰宛如一叶小舟。
航行间着舰,直升机、军舰都处在运动中,飞行员对速度、高度、方位必须准确判断。机组多次调整姿态,拉升、盘旋,减速、下降,稳定匀速地接近甲板上的圆心。
几秒钟后,舰面引导员举起允许着舰的绿色信号牌,程文刚抓住甲板相对平稳的一瞬间,果断放下变距杆,稳稳降落在飞行甲板中心。
“成功了!”双脚接触甲板的一刹那,记者长出了一口气。如果说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那么在这波峰浪谷之间飞行,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敢,更要技术精湛、心细如发。(本报南中国海
《解放军报》(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