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战略意义的科学构想——读王诗成的《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

来源:任孚先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5:34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的生活空间感到越来越狭小,可供人类生存需用的资源越来越匮乏。人类开始探索地球以外其他星球开发的可能性,但距人类可以移居其他星球的年代还十分遥远。在相当漫长的时问内,珍爱地球、开发地球,仍是最中心的课题。就中国而论,以占世界697%的耕地背负着占世界22%的人口,这种超负荷的运转,随着人口增长、非农业用地的增多,矛盾会越加尖锐。有识之士都在思考着这些问题。节制生育、节约耕地,都是极为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此同时,开拓生存空间也是重要的出路。向海洋进军,是首当其冲的目标。基于此,山东省委、省政府自1992年始,把海上山东列为山东省跨世纪工程,已初见成效。广东省也提出了建设海上广东的战略目标。最近读到王诗成著的《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以下简称《纵横谈》),作者在对中国海洋史乃至世界海洋史考察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海洋开发的现实情况,对建设海上中国提出了科学的构想。对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作了较全面、深刻的论述,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展示了辉煌的前景,读之,使人振奋不已。

要开发海洋,就要认识海洋。海洋意识的觉醒和建立,使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取得共识,这是建设“海上中国”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根本条件。我们的先人曾经对海洋的认识、开发留下过宝贵的遗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海洋开发谱写了新的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还普遍比较淡薄。《纵横谈》一书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认识海洋的重要性。作者不是一般性地进行理论说教,而是从沧海变迁、生命起源、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等诸多方面论述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并围绕海洋的激烈争夺加以论述,使读者触目惊心。使人感到,一个民族要自立、自强,要发展富裕,就必须从大陆走向海洋。

开发海洋,建设海上中国,不是纸上谈兵,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面对浩瀚辽阔的大海,究竟应从何做起。《纵横谈》占有了翔实的海洋历史和地理资料,在总结前人经验和今人实践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系统的构想,即:“通过强化全民族海洋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依托‘黄金’海岸带,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建立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以市场为导向、外向型、现代化的海洋经济体系,使我国沿海地区成为环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一环,进入国际经济循环的前沿。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使占我国国土面积l/4的海洋国土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4,使海洋产业能够承载全国人口的l/4甚至更多,从而使我们在拥有一个960万平方千米的陆上中国的同时,拥有一个在300万平方千米面积上耸立起来的海上中国作者在提出这个构想目标的同时,进行了科学论证,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和举措,不仅对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作了生动的、切近现实的描述,而且对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中提高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的问题作了论述,这就抓住了振兴海洋经济的关键。

王诗成不仅在学术上有较高的造诣,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二者的结合,就使他完成了单纯理论工作者和单纯实际工作者所不能完成的“海上中国”的课题,使他这部专著具有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十分紧密的特色。这也正是这部专著出版后引起各方面关注的原因。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可以从中受到教益,而又能为领导制定政策提供有力的参考和佐证。下篇“海洋开发与管理”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从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作者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忘我的工作热情。王诗成热爱海洋,热爱海洋事业,对海洋经济开发的执著的热情,是值得我们敬佩和赞扬的。

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伟大时刻,21世纪正健步向我们走来。当我们为伟大祖国的光辉前景振奋不已的时候,也对人、资源、环境的危机不无忧虑。但总的来看,还是困难不少,前景光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我们还没能全部开发;海洋,这个无所不有的巨大宝库,亟待我们利用和开发。如果我们做好了海上中国这篇大文章,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会更加富强。

(作者系山东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研究员,

原载于1996年出版的《迎接海洋世纪

——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评论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