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日伏季休渔结束后,葫芦岛市沿海增殖放流品种中的三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回捕效果喜人,市场上海货充足、价格合理。
伏季休渔结束后,沿海各渔港一派繁忙景象。为了准确了解渔业资源,科学评估放流效果,市海洋与渔业局人员深入码头、渔村和早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填写渔捞日志、走访等方法开展资源回捕调查评估。调查显示,今年资源增殖放流品种中的三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产量多于往年,个体重量较往年偏大。9月3日清晨,调查人员在兴城小坞渔港随机抽取一筐飞蟹测量,最大重量420克、最小重量145克,平均重量298克,雄雌比例7:3,单次航程最大捕蟹产量为1000公斤;在邴家海边渔民摘网现场,随机抽取22尾中国对虾测量,最大重量57.3克,最小重量31.1克,平均重量41.8克,平均体长16.1厘米,雄雌比例1:1,单次航程最大捕虾产量为600公斤。中国对虾当天批发价格为180元/公斤;梭子蟹个体大小价格差异较大,平均价格在80元/公斤左右。
今年是葫芦岛市开展增殖放流的第17年,三疣梭子蟹、中国对虾这两个品种连续放流的第5年。近几年的回捕调查中显示,这两个种群数量在逐年增加。资源增殖放流对于增加辽东湾渔业种质资源具有明显效果,是恢复和增加渔业资源的最有效手段,放流给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