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岛档案
白沙岛,位于浙江舟山普陀旅游“金三角”内,西与朱家尖一衣带水,东北部与普陀山隔海相望,陆地面积为2.88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人。近年来,白沙岛致力于打造主题钓岛,发展大众海钓,昔日的小海岛正在向旅游岛迈进。
外面的雨下得很大。
胡军杰坐在对面的沙发里,眉头紧锁。煮水、烫壶、斟茶……没有客人时,他常常这样一个人独自喝茶。
“今年上岛的游客很少,营业状况并不理想。”作为白沙岛旅游开发第一人,蓝色海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军杰对市场现状有点失望。
肇始于2007年的白沙岛旅游开发热潮在经过了8年的快速发展后,正迎来自身发展调整的瓶颈期,如何迈过这道“坎”,关系到白沙岛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关系到整个白沙岛的未来。
另辟蹊径发展休闲旅游业
从舟山沈家门乘船,大约20分钟就能到达白沙岛。走在岛上,统一的白墙、黑瓦和蓝色门窗建筑让人感觉朴素而宁静。这里没有工业,没有汽车,只有环岛电瓶车往来穿梭。
现在回过头来看,除了旅游业,胡军杰和这座小岛当初似乎都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我从小在岛上长大,捕鱼、养殖什么都干过。”渔民出身的胡军杰同岛上的大多数居民一样,十几岁便开始出海捕鱼,“这在以前被认为是有希望的出路。”胡军杰说。但随着渔业资源的日趋枯竭,渔民们世世代代“以海为田,以船为家”的生活越来越难以为继。
“年轻人陆陆续续搬往沈家门,长此以往白沙岛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老人岛’。白沙岛的未来到底应该怎么走?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朱家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白沙管理处主任孙勇虎说。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胡军杰开过修理店,办过养殖场。直到2005年又在岛上率先做起了“海钓”生意,建起了白沙岛第一家“渔家客栈”。“习惯了‘靠海吃海’的生活,既然有机会转变,为什么不尝试一下?”面前这个有点喜欢“折腾”的渔家汉子幽幽地说。
彼时,开发的热潮已经蔓延至舟山的每一个岛屿,“来钱快”的工业项目成为各地相互争抢的“香饽饽”。而“养在深闺”的白沙岛决定另辟蹊径,发展海岛休闲旅游业。“白沙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渔民热情好客,海岛风情浓郁,开发海岛旅游条件得天独厚。”孙勇虎说。
执著坚守海钓激活白沙岛
白沙岛地处洋鞍渔场,海钓资源非常丰富,可钓鱼类就有黑鲷、真鲷、鲈鱼、虎头鱼等30多种。“发展旅游业还要有自己的特色,白沙岛立足‘渔村、钓岛、生态游’,要走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孙勇虎告诉记者。
这几年,白沙岛先后投入巨资建设专业钓场、环岛公路、渔家客栈和海洋牧场,并一跃成为舟山市首家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凡事总需要一个过程,发展旅游靠的是长期投入和坚守。”白沙管理处综合办负责人胡明波说。
记者坐上游览车,沿着环岛路蜿蜒而上,雨中的白沙风光尽收眼底。绿树掩映下的古朴建筑错落有致,远处是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温润的海风迎面拂来……“白沙岛与其他旅游区不同,必须要保留海岛渔村素有的淳朴和宁静。”孙勇虎强调。
特色旅游和国际性海钓赛事的举办给昔日寂静的小岛带来了勃勃生机,上岛游客从2007年的2000人次增至2013年的4万多人次,当地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也在去年达到了2万元。
65岁的陈兆银是一间杂货店的老板,他笑着对记者说:“这些年,白沙岛一年比一年热闹,不搞旅游,我的店就没生意了。”白沙人的生活因为旅游业的兴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伴随着旅游业的繁荣,胡军杰的生意也越做越大。2012年,他一口气购进4艘高端游艇,共花费700多万元。此外,岛上为数不多的“渔家乐”和“渔家客栈”也跟着红火起来,生意好的每年能增加20万元~30万元的收入。
遭遇瓶颈期盼政策再扶持
按照胡军杰当初的设想,购进新的游艇后,可一次性接待上百位游客,即使每人只消费200元,收入也是很可观的。但事实上,他们期待的旅游热潮来得并没有那么快。仅从游客数量上看,与开发旅游前比,的确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但却远未形成气候。
“海岛旅游的季节性太强,游客稀稀落落。市场不如意,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坚持。”胡军杰愁容满面地说。
“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还是遭遇到不少瓶颈。随着上岛游客的增多,垃圾和污水处理的问题开始凸显。环境的破坏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迫切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另外,白沙岛的渔业资源缺乏永续保护的机制,这势必将影响海钓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白沙岛的发展急需政策扶持。”孙勇虎坦言。
对于促进白沙岛的发展,当地海洋与渔业部门可谓不遗余力。2010年,在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支持下,总投资750万元的白沙岛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共投放人工鱼礁2454个,着力改善周边海域生态环境。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自2006年起便开展规模化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今年5月,23万尾黄鳍鲷鱼苗被放至白沙岛海域。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大大增加白沙岛周围的渔业资源量。
除此之外,《舟山市“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还提出将大力发展海钓渔业,加强海钓活动场所鱼类资源的增殖与养护,创造海钓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发挥好大型国际国内海钓赛事对海钓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特色各异的海钓产业。
“政策的扶持,无论对白沙岛而言,还是对我个人,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大环境好了,渔民自然会动脑子谋出路。我对白沙岛的未来还是有信心的,毕竟打造一个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五六年的时间仍然太短,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求索。”胡军杰清了清嗓子说。
记者观察
在千岛之城舟山,白沙一直遮着一块渔业小岛的面纱。如今借助以海钓为特色的海洋生态旅游业,这座小岛正逐步被世人所知。
在渔业资源逐步走向枯竭的今天,白沙人利用自身固有的自然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但事实上,现在的白沙岛仍然是一座以渔业为支柱产业的小岛,旅游业的兴起还远未撑起白沙经济发展的“大梁”。
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有更多的渔民像胡军杰一样告别耕海牧鱼的生活,加入到转产转业的大潮。渔民上岸以后怎么办?依靠旅游业能否实现他们致富的梦想?这座渔业小岛是否还能留住原有的意趣和淳朴……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