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海航一架歼-11BH在海南岛外海拦截美军P-8A海上巡逻机,本周一架运-8高新机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又和台湾空军的飞机打了个照面。很多人经常误把这些飞机习惯性当做空军所属,但在中国,空军的大部分型号固定翼飞机在海军都能找到对应的型号。
另外由于经费和采购优先权的原因,同类型号的飞机,装备空军的时间往往要比装备海军早上2-3年甚至更久。图中的海航苏-30MK2战机就是在空军2003年接收全部苏-30MKK之后于2004年才开始装备的。
海军的歼-11BH(H意为海军)和空军的歼-11B相比,在外观上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类似苏-30的涂装。另外下一张图能看到,它在机头和垂尾有蓝色两位数编号,这和空军使用的黄色五位数编号也不同。另外在机体结构上歼-11BH使用了防腐蚀材料,以防沿海机场盐雾的锈蚀。
在技战术性能上,海航的歼-11BH和空军的歼-11B没有区别。目前,我海军航空兵在海南岛上已集中部署了两个团的歼-11BH和双座型歼-11BSH重型战斗机(下),第三个团也在换装当中。在不久的将来,海南岛周边的广阔的海空将成为“东方侧卫”家族的大舞台。
作为歼-7EH的替代者,海航也于2011年开始装备了一定数量的歼-10AH/SH战斗机,这要比空军晚上六七年。它们同样使用不同于空军的白色涂装,但机头的两位数编号和机尾的五位数编号均为古典的红色。
由于东海的空域并不如南海那般广阔,航程稍短但更加机动灵活的歼-10系列还是很适合在这一空域部署的。新浪军事认为,在目前空战以超视距空战为主的时代,海军选择白色涂装和红色机号这种不同于空军低可识别度涂装的风格,更多的是出自保留自身军兵种传统的考虑。
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歼-8系列(下)和空军的同型机除了五位数编号的颜色区别之外,其余的区别基本可以忽略,另外海军歼-8F系列战机的灰色涂装似乎更偏蓝一些。目前海军航空兵的歼-8系列大部分都经过了升级。
“飞豹”仍然是海航最主要的对海突击力量。目前海军既装备有老“飞豹”歼轰-7(下)也有新“飞豹”歼轰-7A(上)。从图中老“飞豹”改用和新“飞豹”相同的雷达罩来看,歼轰-7机队已经在雷达等航电设备上升级到了歼轰-7A的水准。
同样是4挂架的轰-6改进型,海军的轰-6G和空军的轰-6M(上)虽然都采用浅灰色涂装,但细节上区别还是不少。图中标注了一部分,可以发现轰-6M保留了古典的航炮,增加了干扰弹发射器和挂载吊舱的挂架,并增加了发射长剑-20巡航导弹的能力,这正说明了空军和海航的任务差异性。
作战任务相对简单的轰-6G的主要武器就是4枚YJ-83K空舰导弹(上两图)。在YJ-12超音速重型空舰导弹研制成功后,轰-6G也可以在内侧挂点挂载一对YJ-12,由于其弹体比YJ-83K粗大许多,其挂架外形有明显区别。
海航也拥有一定数量的运-8平台高新飞机,图中依次为运-8J海上警戒机,空警-500型空中预警机和高新3号电子侦察机。
作为空军和海航飞行员培养的主力机种,JL-8中级教练机在两大军种都得到了广泛装备。空军的JL-8涂装(上)明显模仿了出口巴基斯坦的K-8的涂装,而海军的JL-8涂装则更别具一格。
对比这两架空军和海军的空警-200,空军型使用了目前我军大型预警机/运输机普遍采用的上蓝下白的涂装;而海军则使用了全白涂装,但在平尾两端的翼梢端板上有象征人民海军军旗的图案。
上图为空军装备的直-8运输直升机,下图为配属“辽宁”的海军版直-8要员运输直升机。空军的直-8主要用于低空搜救等任务,由于活动区域的相似性,其涂装呈现和陆航一致的墨绿色。
近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在飞机涂装上都逐渐呈现出个性化的色彩,图中空2师五星红旗涂装的歼-11和海军飞鲨加八一海军军旗涂装的歼-15都体现了这一趋势。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