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汛期起,我国台风预报业务进行重大调整,台风24小时警戒区范围向南扩大,涵盖中国整个南海海域。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表示,这一调整是为更好地满足我国南海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国土安全和海洋权益维护等对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服务的需求。
经过调整,我国台风24小时、48小时定位警戒区范围均有扩大。“台风24小时警戒线的意义是该区域的台风在24小时内对我国有显著影响,并可能于24小时内登陆我国。台风进入24小时警戒线后,气象部门会逐小时对台风的位置、强度进行监测,并及时向公众及各级政府通报。此前,我国台风24小时警戒区只涵盖南海北部地区。”钱传海说,“现在,我们将整个中国南海纳入24小时警戒区范围,主要考虑的是南海是我国渔民传统捕鱼区,也是海上航运非常繁忙的区域。日趋活跃的海上石油勘探及作业、海事部门维权巡航、海军活动均需要加强对我国责任海区海洋气象灾害的防范。扩大台风警戒区,既是满足用户需求,也是对我国海洋主权的捍卫。”
此外,从7月1日起,我国还将原有的24小时间隔的台风路径及强度预报调整为12小时间隔预报;一旦台风进入24小时定位警戒区,气象部门会增发更为精细的6小时间隔台风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