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特别是1992年的世界环发大会以来,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资源宝库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刘堃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陆域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海洋自然而然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随着海洋科技的进步,海洋开发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已发展成为一个不断增值扩大的新经济领域。
同时他指出,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海洋国家。刘堃举数据指出,人口趋海移动和沿海经济发展引发的海洋经济总量逐年攀升,201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4313亿元,比上年增长7.6%,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两者的统筹兼顾。”
基于海洋战略的重要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几代领导人不断提出海洋战略思想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观,这也表明我国对于海洋的认识不断加深。
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也是中国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文件中。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总体上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些年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为我们建设海洋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刘堃表示。而对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刘堃指出,不同于世界其他沿海国家的海洋战略,中国特色的新型海洋强国是以“强而不霸”为基本特征,以“和谐海洋”为愿景,以“和平发展”为基本路径,以“强国富民”为基本目标。
“这个战略和我们的中国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赵俊杰对记者表示,我们提出的中国梦强调在两个100年到来之际我们要国富民强,包括强国、强军的奋斗目标。具体到海洋的层面,强国也好强军也好首先强国就要强海洋,强军就要强海军,跟海是有关的。
赵俊杰认为,海洋崛起是国家崛起关键的举措之一。“对中国而言,海洋战略在和平崛起的进程当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历史上看,不论大国小国凡是崛起,比如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到二战以后的美国都是走向海洋。历史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总结但同时也是绕不开这个轨迹的,是一定要走的。”
海洋事务上中国正在路上,亚太安全合作委员会欧洲成员弗兰斯-保罗·范德普滕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正逐渐成为全球主要的海上强国。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因为中国在国际层面上的各种民用海事领域,例如海运,港口管理和港口建设中,中国已经是主要的参与者。而且从现在起,中国也许只需花费10年的时间就能成为全球意义上的海洋强国。因此,随着中国可预见地在国际海运,港口管理,港口建设上的活动不断增加,中国成为海上强国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中国已经在路上了。
建和平合作和谐之海
“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通过发展海洋事业带动经济发展、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建设一个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
“历史反复昭示人们,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为开发海洋进行合作,给各国带来发展;为争夺海洋发生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反对海洋霸权。”
李克强向世界阐述了中国的“海洋观”。“李克强在中希海洋论坛上发表演讲阐述中国海洋观,让我们知道了读懂了什么叫海洋战略,什么叫海洋内涵,怎么去认识海,最起码让我们产生了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又促进我们去探索。总理在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地点,在希腊,在古爱琴海文明的发源地,通过这么一个场合把我们全方位的海洋观诠释出来以后,我认为从和平利用这一块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同时,赵俊杰也强调,从和平利用来说中国是刚刚开始,海洋污染已存在多年,近海鱼类资源越来越少,所以中国现在在认识在探索海洋。“海的文章包括很多,海面上气候的变化,气候的升温异常,污染的防止;海底下除了捕捞,考古还有海底的宝藏可以探寻,包括地壳运动,火山熔岩的喷发,海啸等这都是属于海洋探索很多奥秘之一。从海的表面到海的深层有很多等待我们去探索的。中国要走向深蓝这里面有很多课题要去做,所以路还很漫长。”
据悉,此次总理在希腊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中国“海洋观”也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解读中国的“海洋观”。而这一新型的“海洋观”将成为我国海洋战略的重要转折。
“李克强总理在希腊阐述中国的海洋观是我国海洋战略的转折点。”赵俊杰对记者说道,“如果从外交去解读中国可以跟希腊这么一个古代的海洋文明古国携手打造一个大国和小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既然可以跟这么小的一个国家合作是不是将来可以跟更大的国家合作,比如说印度,南美的智力,秘鲁,阿根廷,巴西等海洋大国合作。海洋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了海洋合作这坚实的一步中国的经济将来新的发力点也将得以突破。”
而对于未来的海洋战略,赵俊杰指出,未来将围绕深蓝来塑造中国的国力,提高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也提高中国的远洋的能力,在这个大的战略下,我们会在国防建设上,在海军的强军上,在对海洋的认识,对海洋的开发、保护和治理等诸多的领域上跟世界上这么多的海洋国家进行量身定做的合作。”
具体到量身定做的合作,赵俊杰举例说,比如在海洋保护,水下考古,怎么打捞水下宝贵东西等方面希腊有几千年的丰富经验,我们跟希腊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合作。而跟非洲国家可能会在远洋捕捞,包括海洋保护包括潮汐发电,利用非洲海洋优势,我们通过远航完全可以搞一个中非合作的开发实验区,也可以做出中非合作的典范来。
“我觉得海洋这块中国将来会跟很多国家进行探讨甚至进行合作,因为很多国家海洋作业、钻探技术都比我们先进,这块我觉得可以向他们借鉴。中国对海洋的认识现在刚刚起步,过去跟人家基本上都是海上贸易,未来将会是全方位宽领域的合作。”赵俊杰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