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食物
近日,满载着3800名乘客和1300名船员的美国皇家加勒比海国际游轮公司的“海洋自由号”游轮从迈阿密港刚出发不久,一名游客就又拉又吐。随后,腹泻在游轮上悄然流行,338名乘客和46名船员陆续出现同样症状。10多天前,相同的病症又袭击了美国另一艘游轮“ 嘉年华自由号”,530多名乘客和140名船员遭受疾病的折磨。经过检验,致病微生物——诺瓦克病毒被找到了。对此,人们或许会不屑一顾:发生在美国的疾病能奈我何?然而,专家却提出了以下忠告——在我国,
致病“元凶”:诺瓦克病毒
1972年,在美国的诺瓦克镇暴发了一种流行性腹泻。医生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一位腹泻病人的大便时,发现了一种以前没有见过的小圆形病毒颗粒。从此,这种病毒就以当地的地名命名——诺瓦克病毒。之后,世界各地相继发现了与诺瓦克病毒相似的南安普顿病毒、沙漠防御病毒、墨西哥病毒、夏威夷病毒等。由于这些病毒都能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症状,科学家就把它们统称为诺瓦克样病毒。
流行时间和常见原因
●诺瓦克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冬季。
●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均可成为传染源。病人的大便和呕吐物中带有大量病毒,可经过水、食物、手等污染食物使人感染。
●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吸入含病毒的微粒(患者排出的呕吐物在空气中蒸发)也可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病毒还存在于海鲜(尤其是牡蛎)中,食用了未煮熟的海鲜,就可能感染发病。有证据表明,很多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的暴发流行事件,都是在生吃贝类食物之后发生的。
症状与食物中毒相似诺瓦克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腹泻,很像夏季多发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很短,多在24~48小时发病。病人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腹泻,大便像水一样,量较多,没有脓血。有些病人有头痛和低热表现。多数病人无须治疗,2~3天即可自愈。年老体弱者可发生脱水或其他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预防感染从何入手
1.控制污染减少聚餐诺瓦克病毒流行大多源于某种食物或水的污染,再通过人与人的接触而传播。因此,限制向海水排污,防止养殖水体污染,是预防贝类引发诺瓦克病毒等多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集体餐饮单位和人们聚餐时要特别注意食品的安全和卫生,尤其是牡蛎、蛤蚧等贝类水生物,这类生物依赖滤食水中的浮游物生长,从而将诺瓦克病毒大量浓集在体内。如果吃了没有完全熟透的贝类,就可能感染诺瓦克病毒。
2.及时隔离适当消毒发现不明原因的腹泻病人后,应采取以下隔离措施:①在接触病人后用肥皂洗手。②病人的衣物要用肥皂水浸泡后清洗,日常用品要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③立即关闭发生群体性流行的公共场所,并在流行过后经终末消毒再予以开放。
相关背景:诺瓦克病毒感染易暴发流行
●→1996年1月~1997年6月,美国有96%的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事件由诺瓦克病毒引起。
●→1996~2000年,美国CDC接到348起诺瓦克病毒性腹泻暴发的报告,其中39%发生在饭店,29%发生在疗养院或医院,12%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还有10%发生在度假场所和游船上。
●→2005年11月以来,日本共发生腹泻暴发事件236起,其中诺瓦克病毒感染者5371名,死亡12名。仅东京都内就有6所小学、11所幼儿园的778人感染诺瓦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