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返回青岛 2800米海底捞起“黑烟囱”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08:45 

附着在多金属硫化物上的海底生物。

5月29日,在完成中国大洋第30航次科考任务后,“大洋一号”返回青岛。据介绍,此次科考历时179天,主要是履行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的“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对合同区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进行勘探,同时兼顾环境、生物多样性等调查。

由“找矿”转为立体资源勘探

据首席科学家陶春辉介绍,“大洋一号”科考船去年12月从海南三亚起航,先后历时 179天,分四个航段 ,航程25600多海里。跟以往历次科考任务不同 ,本次“大洋一号”30 航次有特殊意义 。“2011年中国大洋协会和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一万平方公里的矿区勘探合同 ,这是合同签订后,中国在西南印度洋进行的首次勘探航次。”陶春辉表示,以前在国际海底区是“找矿”,而这次中国是向立体性的资源勘探转变。

本航次结束后收获颇丰,不仅在合同区新发现11个海底热液区,还扩展了3个海底热液区的分布范围,截至目前我国在大洋中脊发现的海底热液区达到44个,其中合同区海底热液区发现总数达到18个。

据介绍,本次我国还用自主研发的“进取者号”取样钻机在西南印度洋的合同区进行了钻探调查。“相当于在几千米深的海底进行岩心取样,取样深度达到了11.4米,获取有效岩心3.81米。”陶春辉说,这表明我国的多金属硫化物的调查手段由以前的浅表层取样向深部取样跨越了重要的一步。

此外,科考队员在合同区成功实施声学深拖测线作业,获得有效测线4条,累计长度达103.33公里。此次调查所获数据记录稳定、连续性好、质量优良,为研究合同区已知热液区微地形和热液异常探测提供了关键数据资料。

海底捞上1吨重“黑烟囱”

据介绍,海底热液区中的热液硫化物是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的一种海底矿藏。它的成因在于,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铜、锌、铅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到附近海底,像“烟囱”的形状堆积起来,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黑烟囱”。陶春辉表示,作为观察地球活动的窗口,通过“黑烟囱”可以更直观地研究地球热力循环。此外,这些多金属硫化物具有潜在的 、巨大的经济价值。

5月29日上午,记者登上“大洋一号”参观,在科考船后甲板上看到了一个水桶大小的“石头”。跟普通的石头不同,这块石头表面上布满了闪闪发光的斑点。陶春辉介绍,这个重约1吨的大石头就是多金属硫化物,属于“黑烟囱”的底座部分,是从2800多米深的海底取得的。

此外,“黑烟囱”表面还有大批生物在活动。此次科考还在黑烟囱周边采集到了铠甲虾、海绵、深海珊瑚和一些不知名的软体动物。据介绍,在海洋里有1000多万种海洋生物,而目前已知的只有20多万种。此次发现的部分生物样品目前还无法确定其名称和种类,很有可能是新物种,需要进行严谨的分析鉴定和比对研究才能确定。

下半年蛟龙号或参与勘查

据介绍,本航次133名科考队员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国内外30家单位,在所有科考队员中,“80后”有63人,“90后”有10人。

此外,这个航次还为国际海底管理局选派人员进行了培训,来自喀麦隆、泰国和阿根廷的3名培训人员参加了本航次调查。陶春辉介绍,今年下半年,科学家还将再赴相关海域进行多金属硫化物的勘探工作,届时“蛟龙号”可能加入科研队伍,对矿区进行勘查。

据了解,2011年8月,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核准了我国大洋协会提出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使大洋协会在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1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并在未来开发该资源时享有优先开采权。此项申请的获准,标志着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获得第二块享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海底矿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