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化集团从工业“三废”中一年抠出一个亿
来源:李剑桥 张勤业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7:28
本报潍坊讯 山东海化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技术改造,把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变废为宝,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去年,海化集团综合利用废液777.7万吨,废渣、废石等30多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亿元。在集团工业总产值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排污量却逐年减少,实现了增产不增污。
海化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制碱产生的蒸氨废清液、废渣和制盐剩余的苦卤,如果将这些废弃物直接排海,潍坊北部沿海势必成为一片“白滩”,海洋生态将受到很大影响。
为“吃掉”这些废弃物,海化集团投入4亿元,建设了排渣场、废清液二次兑合处理、废清液兑卤晒盐等一系列“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以蒸氨废清液为原料的氯化钙项目,创造了世界制碱史上蒸氨废清液不排海的先例。每年生产氯化钙12万吨,产品85%以上出口。随着纯碱扩产,产生的废液也相应增加,为消化新增废液,海化集团又开始建设年产30万吨氯化钙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能实现蒸氨废清液零排放,而且会大大提高蒸氨废清液利用率。为避免吹溴制盐后的苦卤外排对海洋造成污染,利用制盐苦卤生产硫酸钾和氯化镁,其中硫酸钾产品替代了进口,填补了国内该工艺规模化生产的空白,不仅进一步拉长了产品链,而且将进入系统的有用成分全部综合利用。利用粉煤灰、废石、废渣,建设了水泥厂和新型墙体材料厂,每年综合利用粉煤灰、废石等30多万吨。
200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