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长海底公路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在通车试运营两年后,4月18日通过了竣工验收。这标志着在国内海底公路隧道中,青岛胶州湾隧道率先通步入正式运营。作为胶州湾两岸的海底大通道,此隧道的建设及管理突出体现了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成为我国海底隧道新标杆。
据悉,胶州湾隧道全长7.8公里,其中海底段隧道长约3.95公里,设计为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每小时80公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说,胶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第一批在建海底隧道,去年实现通车的厦门翔安隧道为6.8公里。国际上,东京湾海底隧道全长9.5公里,挪威海底隧道长7.9公里,“从长度上看,这两条隧道都比胶州湾隧道要长,但最宽的只是双向4车道,胶州湾隧道是双向6车道,由此可见,胶州湾隧道在世界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孙钧说。
胶州湾海域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包括沧口断裂带在内的几条区域性大断裂带,经多次、多角度活动,形成胶州湾湾口的地质地貌,而断层是隧道建设中的巨大障碍。为克服种种困难,隧道建设采用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如,为破解断裂带难题,青岛国信集团加强地质预警力度,在国内首次由业主直接招标,确定第三方地质超前预报单位和第三方监控测量单位,成立地质信息工作小组,实施全程地质预测。进入海域段后,采取施工地质调查、地质雷达、超前探孔等综合手段,预报可能引发事故的不良地段位置,确定岩层分布和含水带、断层破碎地段,通过一系列周密细致预测,终于做到了每掘进1米,即预知前方30米的水文地质情况……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