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参与马航失联客机搜索的中国空军伊尔-76飞机从井冈山舰上空飞过。本报记者钱晓虎摄
据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记者林红梅)记者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了解到,截至4月14日12时,中方现场舰船按照搜寻方案在南印度洋累计搜寻约62.8万平方公里。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还共协调64艘过往商船在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以西海域搜寻17.3万平方公里,当日中远集团所属“乐宜”轮搜寻约3499平方公里。尚未发现与马航失联客机有关的物品。
本报井冈山舰4月14日电记者钱晓虎、特约记者肖永报道:根据统一部署,南印度洋搜索任务14日继续进行,中国海空军搜索力量首次在同一任务区联合搜寻马航失联飞机。
上午9时许,执行空中搜索任务的中国空军伊尔-76飞机进入任务海区,与海军井冈山舰编队建立通讯联系,协同展开搜索。搜索过程中,井冈山舰采用平行搜索法,通过瞭望人员和舰载设备不间断搜索海面可疑漂浮物,空军伊尔-76飞机在低空对海面进行观察。
上午10时40分许,由于云层较厚,海上能见度低,空军飞机离开搜寻区返回澳大利亚皮尔斯空军基地。中方舰船继续进行搜寻。
“在海空建立直接通信联络的情况下,飞机一旦发现目标,可以立即通知水面舰艇,舰艇则以最快速度赶到疑似位置点查证。”海军海上搜救指挥所指挥组组长周明科说, 海空联合搜索是最有效的一种搜索方式,而来自一国的海空力量由于沟通更为顺畅,协同行动更有利于提高任务效率。
新华社珀斯4月14日电(记者徐俨俨、徐海静)澳大利亚搜寻马航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总协调人安格斯·休斯敦14日举行记者会说,由于连日来再未侦测到水下脉冲信号,澳“海洋之盾”号军舰准备停止使用拖曳声波定位仪,并尽快将“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投入使用。 现场的美国海军技术人员也透露,自主水下航行器将于北京时间当天17时入水启用。
休斯敦说,“海洋之盾”在过去6天再未侦测到任何信号,因此“是时候开始水下搜寻了”。“专家们对此前侦测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在海床上划定了一片可操作的水下搜索区域,决定在当天晚些时候停止使用拖曳声波定位仪,并尽快将自主水下航行器投入使用。”
据他介绍,“蓝鳍金枪鱼”可在海底用声呐绘制3D高分辨率地图,以确定搜索区域是否有任何疑似失联客机的物件。该航行器的每次任务时长为24个小时,其中16小时用于海底搜索,其余时间用于航行器的收放和数据下载。目前确定的第一次海底声呐扫描面积为4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海床相对平坦,但海底淤泥较多,可能会增加搜索难度。
休斯敦还表示,“海洋之盾”13日在此前侦测到信号的区域曾发现一片海面油迹,目前正在取样分析。
另据随休斯敦出席发布会的美国海军技术人员马修斯向记者透露,“海洋之盾”将于珀斯时间(与北京时间一致)14日17时将“蓝鳍金枪鱼”投放入水执行第一次水下搜索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