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在海上丝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历史位置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22:47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5日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在国家即将出台“一带一路”规划的背景下,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海南和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怎样的关系?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将发挥怎样的优势?将怎样将其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结合起来?海南将如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海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起到了交通要冲和往来驿站的重要作用。”日前,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郝思德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海南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历史位置,随着国家层面对重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推进,海南还将返回更为重要的作用。
郝思德说, 对于陆上“丝绸之路”,如今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对于以南海为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人们了解的也许就不多了。从汉代起始,中国在陆上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开辟了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到欧洲部分国家的陆上“丝绸之路”。因西方对于丝绸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陆道上交通遥远,运输时间长,数量较少,成本也大,开辟海上丝绸运输路线就成为当时必要的选择。中国与西方在海域上是相连的,出南海入印度洋或西北行入红海、或西南行入大西洋,均可抵达欧洲。因此汉代在开辟了中国与中亚间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同时,还开辟了一条以广州(古番禺)为起点、以南海为中心,向周围国家乃至欧洲、非洲等地区通商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南岛地处我国南海之中,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中亚、大洋洲之间的航运要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海外交通的门户。”郝思德介绍说,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特别是西沙群岛,就处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航道要冲之处。虽然不是始发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南岛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根据《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最初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为番禺-徐闻-合浦。由于航海技术局限,当时的商船无法驶入深海,只能沿着海岸航行,稍有风浪便要靠岸停泊,海南岛无疑是一个重要避风港。
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不断成熟,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也越来越长、越来越繁忙。到了唐宋时期,往来于南海海域的中外贸易商船更加频繁,尽管其航线屡有变化,但海南岛已成为波斯和阿拉伯商船来往于广州、泉州、扬州等通商口岸的避风港、中转站和补给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蓝色航线远航的船舶大多要在海南岛寄泊、避风或是补给,然后再继续驶向更广阔的大海。
对于大部分商船、商人而言,虽然海南岛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地,但他们所带来的大量移民和商品,却极大地影响了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推动着这个“孤悬海外”的海岛的开发与发展。
“应该说海南岛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是同步的,也是相互影响的。”郝思德说,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海南作为一个重要的驿站,为过往商船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极大地促进了海南岛的经济和文明发展。
“我们的祖先以极大的勇气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华文明远播海外,作为后来者,我们更应该抓住重建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机遇,在为重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得更好。”郝思德认为,国家提出重建海上丝绸之路,意在更广泛地发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作用,通过更紧密的经济合作构建新的外交格局。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和必经之地,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南海航道建设好、管理好、服务好、保障好,确保海上丝绸之路的和平、安宁和畅通;其次是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建机遇,加大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这对海南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
查看全文:http://www.hellosea.net/show.php?xuh=7979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