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短蛸人工繁育及养成技术取得突破
来源:对外交流与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5-05-21 03:19:57
日前,我厅组织有关专家,在烟台泰华海珍品有限公司对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承担的2006年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博士基金,2006BS06010)“短蛸人工繁育及养成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
验收结果表明,该项目在短蛸孵化和养成技术方面获得重要突破。经5个月养殖,现场取样平均体重50.14g,最大体重67.65g,最小个体24.28g,短蛸养成数量为2.3万余头。
项目实施以来,课题组对短蛸繁殖生物学、行为学和生活习性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短蛸4个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构,选择日照群体为亲体进行了亲体人工培育、幼体孵化培育以及短蛸的养成技术研究。
短蛸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的经济头足类,生长速度较快。短蛸繁育及养成技术的突破,将增加我省新的养殖品种和放流增殖对象。
验收结果表明,该项目在短蛸孵化和养成技术方面获得重要突破。经5个月养殖,现场取样平均体重50.14g,最大体重67.65g,最小个体24.28g,短蛸养成数量为2.3万余头。
项目实施以来,课题组对短蛸繁殖生物学、行为学和生活习性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短蛸4个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构,选择日照群体为亲体进行了亲体人工培育、幼体孵化培育以及短蛸的养成技术研究。
短蛸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的经济头足类,生长速度较快。短蛸繁育及养成技术的突破,将增加我省新的养殖品种和放流增殖对象。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