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白鳍豚“最后屏障”面临两难抉择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7:33 

一边是最适宜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鳍豚栖息的家园;一边是建成后“经济效益至少增加两倍”的长江航道,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区建设项目的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正等待着命运的抉择。

航道至少增两倍经济效益

由于航道水深不足,目前只有3~5万吨级海轮能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长江江苏段通航条件,使南京港以下港口与上海国际货运中心接轨,交通部同意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延伸至南京。由长江南京航道局负责实施的这一工程正在进行中,将于10月完成。但由于航道将建立在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鳍豚的栖息地,这也使得长江口的航道建设面临两难选择。

记者在交通部的文件中看到:“开放和畅洲左汊通航,有利于提高通航能力,也有利于保障京杭运河与长江航线交叉处船舶航行安全,建议江苏省加紧协调解决渔民补偿问题。待相关问题解决后,再实施和畅洲左汊航道建设工程,适时开放通航。”

据长江南京航道局航道科科长吕永强介绍:“长江江苏段航道有两个瓶颈:南京港下游的镇江和畅洲汊段、张家港的福姜沙汊段造成了径流分散,河道水深条件较差。”和畅洲左汊靠扬州的水道宽度达500米,水深30~40米,通航条件比已开放的靠镇江的右汊航道更好。若深水航道建成,从长江口到南京的364公里主航道水深将达10.5米,5万吨级海轮可畅通无阻;10万吨级也可乘潮进入上海港,直达南京港。“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多、速度的加快以及船型的加大,经济效益至少增加两倍!”吕永强说。

“将把白鳍豚逼上绝路”

“在保护区内建立航道,就是要把豚类逼上绝路,而且也没有在豚类保护区建航道的先例。”研究白鳍豚逾20年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导华元渝教授向记者表示。据了解,只生活在长江的白鳍豚已不足100头,目前的保护区有4个。“无论从水质、河形、饵料等看,镇江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都优于其他保护区;而且,在建区前,当地保护长江豚类的宣传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强。”据华教授介绍,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鳍豚保护区主要保护江豚;安徽铜陵白鳍豚保护区的江心洲从生态学角度说已不具备白鳍豚生活的条件;湖北石首天鹅州白鳍豚自然保护区虽有21公里长江故道,但入水口和出水口每年有好几个月与长江断开,“因此,从生态学角度讲,镇江保护区最适合白鳍豚生存,也是长江建立豚类自然保护区的最好水域和保护白鳍豚的最后屏障。”

据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高成洪介绍,正在建设中的镇江保护区位于丹徒区江心洲北汊夹江,总面积约57.3平方公里,核心面积约10.9平方公里。由于沿岸工业企业少,外围有江心洲和芦滩湿地阻挡,区内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占总面积1/4的芦苇湿地又使水体自净能力强,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今年,农业部把该区列为重点基建项目,将通过3年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航道和保护区只能二选一

“如在保护区内开通航道,将对豚类的生存环境构成毁灭性破坏。”华元渝说,“白鳍豚眼小而退化,但声纳系统发达,在水里的活动主要靠脑部声纳发出声波进行回声定位,以辨别方向,招呼同伴,逃避危险。因此,它们对声音异常敏感,一听到船的声音会立刻逃避。我在武汉白鳍豚馆时,养在池里的白鳍豚能听到人在边上轻轻走路的声音。”而且,白鳍豚对水质、水文条件要求较高,一旦条件发生变化,很快就会迁移。航道一旦开通,白鳍豚的食物———保护区内的鱼类就会减少。“要么停止生态区建设、要么建设航道,两者只能选择其一。”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环境处处长刘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保护区的工作走在航道建设之前,在2003年5月就已上报农业部,2004年9月立项。除非省政府有文件,要求我们停止项目建设,否则海洋与渔业部门将继续建设和研究工作。”(稿件来源:2005年6月24日《中国环境报》第三版)



(信息来源:农业部渔业局综合处)

2005年6月27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