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元海洋梦构筑海洋保健品研发生产基地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24:41 
在青岛崂山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聚集了16个投资金额上亿元的海洋生物项目,未来这里将成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企业的聚集地。在青岛高新区,占地约165.6公顷的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正打造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集群。这两大产业园互为犄角、“两翼齐飞”,成为青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地。
20亿元海洋梦构筑海洋保健品研发生产基地
站在青岛滨海公路北侧的崂山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里,可以看到脚手架和吊车上的工人都在忙碌着,而已经挺起“骨架”的几座建筑颇引人注目。这其中就有青岛银龄美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的青岛海洋寡糖转化基地项目。
“7天一层楼”。正是这样的建设速度,青岛海洋寡糖转化基地的GMP制药车间、海洋寡糖成果转化中心项目已经封顶,不久将安装设备。保健食品中试车间以及综合服务中心将在今年青岛世园会结束后择期而建。
“这还要得益于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为首的科研团队在海洋寡糖领域的贡献。”青岛银龄美总裁丁伟说,“青岛海洋寡糖转化基地主要用于转化管华诗院士研究的海洋寡糖科研成果。”据悉,双方早在3年前就达成合作意向,并开发了近10种海洋寡糖产品投放市场,获得了5亿元的经济效益。
“考虑到分散生产会影响到规模效益的发挥,因而我们一直在青岛蓝色硅谷寻找适合建设海洋寡糖产品的地方。”丁伟说。根据规划,青岛海洋寡糖转化基地5年内的销售额将达到20亿元,成为青岛重要的海洋保健品研发生产基地。
据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青岛市海洋资源最丰富、科研机构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崂山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发挥产业、资本和人才优势,依托青岛众多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在海洋寡糖等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崂
山区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增长
20.1%,占当地GDP的比重达到9.8%,预计到2015年,全区海洋经济增加值将突破1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
16个生物医药项目形成海洋生物产业链式发展
近年来,青岛崂山区按照蓝色、高端、新兴产业方向,以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为依托,着力构筑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和海洋服务业等高端蓝色产业集群,不断提升海洋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竞争力。
据悉,在崂山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16个海洋生物医药项目中,截至目前,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项目已全部实现开工,并已有多个项目封顶。这些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将形成一个海洋生物医药企业集聚、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交通服务便捷的蓝色经济产业化示范基地。
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内建有1100平方米的无菌生产车间,其董事长王宝全告诉记者,他们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开发,以深海鱼皮等含有的胶原蛋白的原料为主要材料,研发人眼角膜基质。2013年全球首例组织工程全层人眼角膜动物移植手术成功进行,标志着该海洋生物材料在国际尖端科技领域的成功应用,预计未来3年~4年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查看全文:http://ocean.china.com.cn/2014-03/14/content_31784092.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