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雷霁霖从山东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导,是我国著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
雷霁霖在工厂化育苗、养殖生态、养殖工程、良种引进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他以亲身实践丰富了鱼类养殖学理论,引导了海水鱼类养殖向工厂化方向发展,是国内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养殖理论、养殖技术的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对推动“蓝色革命”、“科技兴海”,促进海水养殖现代化,倾注全身心血。是国家“八五”攻关、“中日合作”、“国家攀登计划B”和“大菱鲆的引进”等重大项目的主持人。
雷霁霖系统研究了22种鱼类的增养殖理论与技术,其中8种已实现产业化;上世纪60年代,雷霁霖率先突破了梭鱼人工繁殖技术,探索了多种海水鱼类育苗工艺;70年代首创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系列技术;90年代,真鲷工厂化育苗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创建起国际先进水平的工厂化育苗新系统和新工艺,并首次开辟了人工苗的放流增殖技术。 1997年“渤海渔业增殖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90年代率先从英国引进冷温型良种大菱鲆,突破了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首创"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新模式,迅速形成良种养殖大产业,5年累计创产值逾70亿元。2001年“大菱鲆的引种和育苗生产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002年获杜邦科技创新奖(1)。
已出版“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大菱鲆养殖技术”等专著与合著7部,已发表论文1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