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开发区孵化基地成小微企业“梦工厂”

来源:东营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6:26:34 
新春伊始,位于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科技企业加速器项目建设工地上一片忙碌。对于这片即将拔地而起的企业“苗圃”,总经理李守亮充满了期待。“项目是全省唯一一家加速器项目,可容纳中小企业200余家,年拉动园区营业收入20亿元,成为瞪羚企业腾飞的新高地。”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60%以上小微企业没有自己的厂房,正在大力推进建设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将成为他们创业创新的“梦工厂”。像科技加速器项目一样,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以软件园、高科技走廊工业坊、科技加速器等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孵化面积超过180余万平,合计在孵企业达320余家,其“科技孵化器”效应日益显现。
从废弃的板材厂平房改建的车间,搬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走廊工业坊,好利来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新倍感振奋,“园区里厂房整齐划一,食堂、职工宿舍、超市、活动室等生活配套一个都不少,绿化也做得很到位。”
为了让更多成长型、有实力的小微企业“入园无忧”,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求孵化基地的建设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降低建设成本,让入园小微企业可以承受。同时,还通过模拟审批、并联审批等方式,加快与园区相关事项的审批速度;减免城市配套费,允许小微企业产权融资。
“孵化基地就像企业的创业保姆,让入孵企业省钱又省心。”异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樊珂介绍。从提供办公、实验等场地,到企业注册以及工商、税务登记等服务,乃至提供创业辅导、项目申报等帮助,中心都有专人负责,企业只需要一心一意地想着发展。
“每一个孵化器都根据其主导行业的特点,统一设计建设研发办公楼和公共服务平台大楼,设立统一的管理服务机构,统一安排入驻企业管理办公、研发设计、检测展示等生产性配套服务。同时,按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工业综合体的要求,将生产、生态、生活规划在同一区域内。”东营软件园主任黄琼华告诉记者。
自2009年软件园成立以来,一批科技型企业借此“化蛹成蝶”、振翅高飞,成为区域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生力军。5年来累计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49个,认定软件产品81个,拥有专利38件,累计帮助园区企业申请来自科技、商务、经信等系统的各级各类计划项目33项,培育销售收入过千万的企业19家。
“在不断提升政府主导型孵化器的同时,我们的工作重心将转向外延发展,大力引导民营资本培育科技孵化器、投资‘天使基金’。”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姜涛认为……
查看全文:http://www.qdlsjj.com/news/view.php?id=10425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