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科院东海所主持的两成果获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26:56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消息,近日,2013年度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的两项成果喜获2013年度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其中张凤英副研究员主持的“中国典型赤潮微藻快速检测技术”荣获一等奖,徐兆礼研究员主持的“全球变暖对东海浮游生物影响机制的研究”荣获二等奖。

“中国典型赤潮微藻快速检测技术”是东海水产研究所与东海环境监测中心等多家单位完成的成果,首次建立了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典型赤潮微藻快速检测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敏感度高等优点,同时项目组还发明了新的制备微藻基因组DNA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前样品的预处理效率,建立了微小原甲藻和环状异帽藻的特异检测技术,突破了传统PCR技术检测限,可检测到0.1个细胞。该成果为赤潮的预测预报奠定了技术基础与技术支撑,相关技术已在上海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等相关单位得到推广和应用,为保护海洋环境,保障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促进海洋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球变暖对东海浮游生物影响机制的研究”项目是东海所与天津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项目组结合东黄海长周期、大范围海洋调查数据资料的综合分析,开展了浮游生物与全球气候变暖响应机制的研究,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实现了原始创新,填补了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空白。项目组建立了海洋浮游动物温度适宜性参数和指标体系,实现了气候变暖指示种筛选和生态类群划分的定量化;发现了紫外辐射升高对浮游生物生理生态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阐释了全球变暖对近海生态系统安全的影响;发现水华爆发前中华哲水蚤对有害赤潮藻有较强下行控制作用。创新建立的估算浮游植物体积/表面积—碳模型的Biovolume Tool软件,已上升为国际标准方法,在国际上近500个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是目前美国、欧盟海洋科学界进行浮游植物长周期监测数据分析的标准算法……
查看全文:http://ocean.china.com.cn/2014-03/01/content_31637726.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