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利津:循环经济新模式变废为宝增绿色效益

来源:东营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6:27:29 
山东省利津县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立县”战略的重要部分,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先进技术、产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源消耗结构,积极培育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企业和循环经济企业,产业生态化水平显著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月24日,笔者就该县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
产业向绿色发展
【镜头】走进东营鑫兴橡塑有限公司,在院内一侧堆满了废旧轮胎。经了解,这些废旧轮胎经过粉碎、塑化、碾压等多道程序后,将变成轮胎所需要的再生橡胶原料,使废旧轮胎实现再生综合利用。“公司投资1.6亿元建成了6条再生橡胶生产线,每年可利用废旧轮胎8万吨,生产再生橡胶4万吨。”总经理杨金国说。
【延伸】该县围绕节能降耗、转型升级这一主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绿色产业。以建设“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循环经济企业、循环经济项目为突破口,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企业。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大力推进工业“三废”的回收综合利用,推广余热利用、中水回用等循环型工艺,实施了利华益集团丁辛醇新型轻烃回收系统、宜坤集团太阳能工业热力系统项目等一批节能技术改造和产业化项目,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
链条向两端延伸
【镜头】“公司先后投资7.3亿元引进了德国林德曼废旧钢铁破碎机生产线和50万吨/年金属铸件项目,形成了从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处理到冶炼、连铸、连轧的完整产业链条,带动4000多户农户和20多家企业从事废旧钢铁收购行业。”东营市凯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金龙介绍说。
【延伸】利津县围绕优势资源,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良性互动。围绕石油化工产业,以利华益集团为龙头,突出“提升油头质量”和“做大化尾规模”两大重点,加快发展合成材料、材料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初步建立起“从油头到化尾吃干榨净”的石油化工循环产业链。在现代农业生产方面,规划建设了现代循环牧业示范区,全国规模最大的六合集团父母代种鸭场项目落成投产,着力打造“工厂化养殖→有机肥还田→高效果蔬、饲料种植”的循环农牧业模式,形成了集高效种植、饲料加工、标准养殖、屠宰加工等于一体的高效生态农牧业生产链条。
园区向高端跃升
【镜头】如今的陈庄工业园,一条条柏油路宽阔平坦,将各企业连接在一起,园区内形成了六纵七横的公路网。去年,陈庄镇投资1.46亿元实施了园区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厂等建设工程,吸引了国安化工、华盛化工等一批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在此落户,力争通过3年左右努力,使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00亿元,打造循环经济全国重镇。
【延伸】为让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安家落户”,利津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规划形成了南部高端产业发展极、北部蓝色经济增长极、中部经济隆起带“两极一带”发展格局,并按照产业布局谋化项目。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面积207平方公里,区内海洋化工、现代生物、新能源等产业相继落户,引进了国华瑞丰(利津)风力发电项目和华能(利津)风电等项目……
查看全文: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402/20140226/news_20140226_2374111.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